首页 > 走进苏州 > 苏州地情故事

苏州老桥记之行春桥

时间: 2019-03-06 04:40 来源: 苏州市志办 访问量:

行春桥的岁月变迁与构造

▲图为晚清时期的行春桥与越城桥,摄于清末民初。

行春桥,宋·范成大《吴郡志》引《吴郡图经续记》云:“在横山下越来溪中。湖山满目,亦为胜处。桥甚长,跨溪湖之口。好事者或名小长桥。岁久废阙,淳熙十六年, 县令赵彦真始复修之,胜概为吴中第一。”当时桥为十八孔。范成大《重修行春桥记》载,“岁久桥坏”,“淳熙丁未冬,诸王孙知县赵侯至县,甫六旬,问民所疾苦,则曰:‘政孰先于与舆梁徒杠者?’乃下令治桥,补覆石之缺,易藉木之腐,增为扶栏,中四周而旁两翼之。”翌年四月完工。明代又几经修建,崇祯年间郡人大司马申用懋再修时,将原来18孔改为9孔,并增设石栏。1949年国民党军队撤退时曾拆去桥东4孔。1953 年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1956年开辟公路,拓宽桥面。1957年市园林古迹修整委员会重修桥墩、桥面、桥栏。桥9孔连拱,长54米,中孔净跨5.3米,矢高2.6米,用花岗石砌筑。长系石桥面为武康石,端部雕兽面,为宋代旧物。桥栏望柱共有石雕狮子10头,两堍各蹲石狮一对。桥身平缓,势若长虹,石梁卧波,有贴水之感,桥面平长,有重级石栏以便游人坐憩。196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 期间,桥头及桥栏上石狮被破坏。1985年,先后修复行春桥及毁坏的石雕、石狮,勒石一块“重修行春桥记”。2005年,行春桥纳入石湖风景区统一管理,并进行全面修缮。为保护古桥,车辆改道。2011 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行春桥与乾隆

▲图为行春桥新貌

清乾隆帝六次南巡,每次必到石湖,曾作行春桥诗五首。乾隆十六年(1751)第一次至苏,作《石湖霁景》:“吴中多雨难逢霁,霁则江山益佳丽。佳丽江山到处同,惟有石湖乃称最。”另有一《观打鱼碑》,镌刻乾隆在行春桥畔望湖亭观渔民捕鱼所作诗一首,立于湖畔石佛寺,至今完好。

行春桥与“石湖串月”

▲图为行春桥与石湖庙会,摄于1962年。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夜,满月西偏,桥之九个环洞水面上都有一月影,金波明灭,九月成串,蔚为奇观,谓“石湖串月”一景。湖畔上方山每年中秋前后三天有庙会。届时,赶庙会的甚至还有远从无锡、常熟、吴江等地赶来的,人山人海,争看串月,相沿成为“八月十八游石湖” 习俗。蔡云诗说:“行春桥畔画桡停,十里秋光红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河亭。”周瘦鹃前往观串月曾作诗赞:“一水溶溶似玉壶,行春桥畔万船趋。二分明月扬州好,今夜还须让石湖。”范成大《重修行春桥记》称:“凡游吴中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则与未始游无异。”

重修行春桥记

宋·范成大

太湖日应咸池,为东南水会,石湖其派也。吴台越垒对峙两涘,危风高浪襟带平楚,吾州胜地莫加焉。石梁卧波,空水映发,所谓行春桥者,又据其会胥门以西,横山以东,往来憧憧,如行图画间。凡游吴中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则与未始游无异。岁久桥坏,人且病涉,向之万景亦偃蹇若无所弹压。过者之叹息,豪有力之家,相过环视莫恤,漫以诿之官。前令陈益、刘棠皆有意而果作。淳熙丁未冬,诸王孙赵侯至县,甫六旬,问民所疾苦,则曰:“政孰先于舆梁徒杠者?” 乃下令治桥,补覆石之缺,易藉木之腐,增为扶栏,中四周而旁翼之,岁十二月鸠工,讫于明年之四月,保伍不知,工徒不预。邑人来观,欢然成而已。今天下仕者,视剧县如鼎沸,屏气怵惕犹俱不既。侯于此时,从容兴发盖亦甚难,四乡之人,不能出力倾助者,至是始有愧心,则相与商略:他日将作其上,以憩倦游者。尚庶几见之,今姑识治桥之岁月,亭成,将嗣书云。侯名彦真字德全,旧名彦能,隆兴元年进士,擢第后改今名 。桥成之明年日,南至。资殿学士、通议大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范成大记。

(《横溪录》卷八《集文》)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