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苏州 > 苏州地情故事

苏州山水|漫步香溪河边

时间: 2019-12-03 10:55 来源: 苏州市志办 访问量:

香溪

木渎,依山而筑,傍水而居。灵岩山、天平山、狮子山、横山、尧峰山等吴中名山脉脉含情,温柔地将古镇环绕;穿越古镇的香溪河,流淌着、诉说着缠绵悱恻的千古传奇。

那是春秋末年,相传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并于紫石山增筑姑苏台。西施常在馆娃宫中用奇异的花粉沐浴,混合着她的体香及花粉香的水,由西往东,一路奔腾,芬芳两岸。随山溪流入湍急清澄的山塘河中,至斜桥口与舒缓浑厚的胥江交汇。久而久之,山塘河便成了千古流芳的香溪河。

没想到的是,“三年聚材,五年乃成”的姑苏台,落成之时却是吴国灭亡之际,不知几千年来吴王在天之灵是后悔、是庆幸?吴王哪里知晓,这是文种向勾践提出亡吴“九术”中的一计,当时从越国运来的木材源源而至,竟堵塞了附近的河流港渎,“积木塞渎”,木渎地名由此产生,又因为有了西施沐浴的故事,木渎也被称作香溪,西施与木渎就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吴越争霸时的刀光剑影,也早已化作一曲曲渔樵闲话,化作那古宅中深深庭院,弄堂里娉娉娘子,石桥下悠悠流水,小船上糯糯吴歌……

门后青山门外柳

“十三桥畔柳,犹自舞春风”。香溪河两旁婆娑的烟柳,恰似一帘幽梦,见证了一座座私家园林与主人的起落兴衰。

王家桥畔那个弥漫着古韵今风的庭园——严家花园,在一百七十多年中换了三代主人。清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沈德潜在此居住;道光八年(1828),沈氏后人将其让给木渎诗人钱端溪;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渎富绅严国馨将其买下,由姚承祖率良工修缮一新,更名羡园,俗称严家花园。

▲沈德潜

花园门对香溪河,背靠灵岩山,登楼凭窗,远瞩天平,近望灵岩,还有一片如画般的田野,景致令人着迷。

园内最为出彩的是那四季景区,玉兰幽幽的春园,将那段乾隆下江南夜宿沈宅时手栽广玉兰的记忆,连同春色一起永久留在了书香里;荷香阵阵的夏园,即便是在艳阳高照的夏日午后,那倒影在荷塘中的蓝天白云、柳浪莺啼,让人感受到的还是那份别样的清凉与悠然;丹桂飘飘的秋园,十里八里都闻得到的幽香,使人不得不沉醉于它摇曳出的满庭芬芳中;小雪初霁的冬园,有缕暗香一直在人们心头浮动、萦绕,挥之不去。

▲严家花园

严家花园往东二百米便是虹饮山房,它是清乾隆年间苏州近郊著名的私家园林,有着“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素有“民间行宫”之称。乾隆下江南时到光福,路过木渎数次驾幸,在此弃舟登岸,游园看戏听曲。刘墉也曾两度下塌虹饮山房,与主人相交甚欢,这里处处留有他的墨宝。

虹饮山房主人徐士元,一位落第秀才,一生不慕功名,惟喜居家读书,常和友人诗酒为乐,因酒量极大,又因宅园毗邻虹桥,故而号称“虹饮”,也就有了虹饮山房的园名。

虹饮山房由秀野园和小隐园两处明代园林组成。西园为秀野园,陈列的圣旨及科举制度,曾经寄托了多少家庭望子成龙的梦想和期盼。

东园即小隐园,是清末“刺绣皇后”沈寿的故居。沈寿从小和姐姐一起跟随祖母在此学习女红,十四五岁便绣出了名。这位初名叫作云芝的女子,光绪三十年(1904)慈禧太后做七十大寿时,因绣品《八仙上寿图》博老佛爷欢心,御赐“福”、“寿”而改名沈寿。就在沈寿病重时,状元张謇根据她的口述完成的《雪宧绣谱》,成了一代又一代绣娘的绣花宝典。这座小小庭院,因有了这位“绣圣”清瘦的身影,而变得格外柔情。

▲沈寿

琴中旧曲谁三弄

“香水溪,灵岩麓,翠微深处吟堂筑。门巷寂寥嵌空谷,手种梅花一千本,冷艳繁枝绝尘俗。……”这是毕沅五十九岁任湖广总督时写下的《忆梅词》,早春时节思念起自己远在苏州的灵岩山馆,思念起山馆旁山坡上种植的千株梅花,想来此刻已是花满枝头、暗香浮动了吧?

▲毕沅

可惜那座耗资十万两白银,历时五年竣工的灵岩山馆,他生前一日也没能住上,欣慰的是,他百年之后,灵柩被安葬在山的东北麓,从此可以与他一生热爱的梅花长相厮守、永不分离了。

毕沅与梅花的情结,要追溯到四十年前他拜在沈德潜门下说起。一个冬天的下午,天空突然飘起鹅毛大雪,学馆前的永安桥上已是一片白雪皑皑。放学前,老师布置回家作业,以梅花为题做诗一首。

毕沅回到灵岩山麓那个舍内舍外都一样寒冷的茅舍,苦思冥想,不觉昏昏睡去。清晨他被一阵若有若无的幽香唤醒,推开柴门,原来门旁岩石间的老梅在冰雪的浸润下开花了。花虽只小小几朵,但清香四溢,令他动情,不禁诗兴大发,“侧侧东风淡淡烟,萧疏最爱砚山前。琴中旧曲谁三弄,江上相思已一年……”。写罢一首意犹未尽,一连写下十首。后来,这位被老师看好的学生终究不负期望,在三十岁那年高中状元。

转眼又是一个寒冷的早春,远在甘肃任道台的毕沅被浓浓的思乡之情所困扰,一个下雪的夜里,他只身披衣出门,在茫茫雪地里寻寻觅觅,他要效仿唐人“驿使寄梅”,他要把那份念想寄托与梅花送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无奈徒手而返,不过他已经在他的心里找到了。

回到衙署,磨墨展纸,满腔乡愁顿时化为诗文从笔底涓涓流出......

三弄音传绿绮琴,山人为尔入山深。

有生孤注或高节,无意相逢惬素襟。

妙处不关色香味,悟时已彻去来今。

十年空谷云踪杳,薄霭轻烟写一林。

夕照迷离雨乍收

依街而卧的香溪河上,伫立着一座座古桥,每一座桥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一座桥都是一段前尘往事的见证,永安桥、西津桥、南街廊桥、虹桥、斜桥等无不如此。在雨后清新的空气里,不妨走一走,摸一摸,用心去慢慢体会这首《虹桥晚照》的意境。

《虹桥晚照》

长虹倒影饮溪流

夕照迷离雨乍收

村妇换麻朝市散

一痕红乘酒家楼

青石与灰砖砌成的八百多米古朴的山塘老街,数千多的延绵历史所承载的,是那段只属于木渎古镇独有的梦幻。曾经的乾隆御道,早已不见了当年龙舟黄幡的壮观景象,只留下一缕撩动心弦的情丝,在花斑点点的绿杨波影中流淌、蔓延,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

当夕阳洒下最后一抹余晖,此时回眸会发现,沐浴在晚霞中正散发着恬淡馨香的古镇,就像一本泛着淡黄光泽的毛边线装书,字里行间仍旧充满了青春活力与诗情画意。那张原本布满皱纹的脸已渐渐舒展,露出久违的灿烂笑容,莫非他正期待着那个名叫西施的姑娘,穿越时光隧道而来,再次渲染起一河芬芳、两岸桂香?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