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苏州 > 苏州地情故事

说古道今 | 从谜灯合璧到民“风”集粹——姑苏谜语的发展时期

时间: 2021-02-08 09:46 来源: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市方志馆) 访问量:

姑苏谜语的发展时期


宋、元、明三朝,是姑苏谜语的发展时期,也是“谜”“灯”结缘、合璧、通义的阶段。



宋时,姑苏谜语的创作形式多样化,有用传统的方式口头报谜面的,有把书写好的谜条张贴在大门、粉墙、树木等物体上的,有在粉墙、树木等物体上牵绳(视规模或牵一根,或牵两根,或牵几根十数根不等)将用彩纸书写的谜条挂在绳上的,有在地上将谜面用沙或石灰书写或画出来的(时称“地谜”,属画谜类),有将谜面直接在粉墙上画出来的。之后,好事者“又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语,戏弄行人”(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由此产生出“粘谜于灯壁”的新形式,人们称它为“灯谜”,于是谜语又多了一个别称。







宋室南渡后,吴地日渐繁荣,也推动了姑苏谜语的发展进程。那时候,每逢元宵灯节,吴地昼为市,夜张灯,施放烟花,其中必不可缺的“节目”,就是“县灯粘谜”,主事者有说书的、有卖药的、有占卦算命的。据现存史籍记载,有名有姓的有:范仲淹、欧阳修、苏舜钦、李章、秦观、庄绰、韩世忠、范成大、费衮、卢祖皋、郑思肖等十数位。



元代,姑苏谜语发达程度比之前朝有过之无不及。元初,临济宗虎丘派高僧明本驻锡平江路(今苏州市)吴县,在雁荡村创立幻住庵并隐于此时,创立了“雪隐鹭鸶”“柳藏鹦鹉”“月轮穿海”“竹影扫阶”四种谜语格体,成为继首创谜语格体的宋王安石之后的第二人。



尔后,随着曲令、杂剧兴起,“折末商谜、续麻、合生,折末道字、说书、打令”(明初戏曲家朱权《太和正音谱》卷下《中吕篇》引无名氏散套内《剔银灯》小令)。谜语与诸般文艺融于一体,为丰富情节而添色增辉。时有散曲家顾德润自刊谜集《诗隐》,散曲家张可久将“《吴盐》《苏堤渔唱》等曲编于隐语中”,又有平江(今苏州市)人高德基著《平江记事》,记载姑苏谜事活动,并收入时任平江路达鲁花赤(蒙语,蒙元时期的官职)的巴图尔(一作八剌脱)国公创制的“图”“毕”二字谜。



遗憾的是,被视为“雕虫小技”的谜语,由于战乱等诸多原因,流传下来的极少,元代谜语亦如此。所幸的是,在一些元明史书、笔记小说里,记下了一批推动姑苏谜语发展的人物,他们是:释明本、顾德润、张可久、巴图尔、释惟则、高德基、花士良、魏士贤、施耐庵、夏庭芝,等等。


▲施耐庵


朱元璋上台后,因其本人喜好猜谜,故朝野效仿,由此推动了中华谜语的发展和普及。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姑苏谜语步入长足、健康发展之路,且为之后趋向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每逢元宵佳节,吴地各县的街道、店铺皆悬挂花灯,好事者巧作谜语。花灯一面靠墙,三面粘贴谜条,供人猜射。“藏谜者曰‘弹壁灯’”(明王鏊《姑苏志》),民间俗称“打灯谜”。后来,随着人们对谜语的兴趣日益俱增,不仅元宵节有猜谜活动,甚至到了七夕、中秋也有此举。文人雅士自发组织雅集行令猜谜,也成了当时的一道风景线。



纵观之,明代姑苏谜语得以循序渐进,且创作技巧和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谜语的猜射范围更趋丰富多彩,应归功于顾文昱、陈询、张弼、沈周、柏子亭、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陈道复、周贞履等等一批谜道中人的承前启后。


▲张弼                       ▲沈周


其中尤为突出亦是最可圈可点的,就是晚明时期的文人,他们深入社会底层,致力于采集民,且将散落在民间的谜语进行整理、汇辑成册。如陈继儒的《精辑时兴雅谜》、冯梦龙的《山中一夕话谜语》、张云龙的《广社》等等,这些民间口头文学与文人结合的产品,为后人保存了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实例资料。尤其是冯梦龙,还在其三言等诸多市民文学作品里插入了许多猜谜情节,由此使原属雕虫小技的谜语走进了我国民间文学的殿堂。


▲陈继儒                     ▲冯梦龙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