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苏州 > 苏州地情故事

说古道今 | 话说大闸蟹之外的阳澄湖

时间: 2021-06-07 02:17 来源: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市方志馆) 访问量:

一提起阳澄湖,人们往往就会想起大闸蟹,因为众所周知阳澄湖以出产大闸蟹而闻名,而现如今阳澄湖又作为一个相城区的行政镇存在于世。那么,到底是湖因镇名还是镇因湖名呢?这个问题还真不那么容易答上来。细究阳澄湖这个名字,还有不少“名堂”可讲。在历史上,这个名字却并不是由来已久,而且写法多样,并不固定,也不出名。

阳澄溯源


阳澄湖,历史上曾称作阳城湖、洋澄湖、杨城湖。最早见诸史志记载的,可上溯到宋到范成大《吴郡志》。

《吴郡志》:

   “至和塘,旧名昆山塘,从古为湖瀼,多风涛。本朝至道皇祐中,尝议兴修,不果。至和二年,始修治成塘,遂以年号名塘。有昆山主簿丘与权之记甚备,今采载之。”



   在这段有关“至和塘”的记述后面附录了丘与权《至和塘记》,称:


“吴城东闉距昆山县七十里,俗谓之昆山塘,北纳阳城湖,南吐松江,由堤防之不立,故风波相凭以驰突,废民田以潴鱼鳖……”

说明在南宋已有此湖,不过称作“阳城湖”。



湖因城名


那么,是否因为此湖在“阳城”附近而得名呢?

   据《元和唯亭志》载:


“阳城,在吴宫乡下二十一都离镇五里。”


   “环绕有湖,即阳城湖”。说明此湖确实得名于阳城。



   王鏊《姑苏志》有云:


“阳城,在长洲县东北,其左有阳城湖。”


   该志人物传有载:


“陆淑清,长洲阳城人,颇聪慧识字……”

显然在明代正德年间“阳城”还是长洲县下面的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镇村级的行政建制。



阳城村曾有驻军


   [民国]吴县志》“兵防考”记载:


娄门外东境至陆市铺交昆山县界,旧时设险凡三重,官渎桥营所以卫捍娄门为第一重;陆泾桥筑土坝建敌楼设团营于阳城湖滨,为彝亭、官渎二营之策应,为第二重;最东近陆市铺设小彝亭营,若外户然,为第三重,其地南有沙湖,北有阳城,最为险要,前明兵备任环防御倭寇,尝奏大捷,即第三重处也。北有阳城村团营、相城团营,为湖防而设;荻区团营为彭渰而设,皆缺一不可。



上文“彝亭”即今“唯亭”。从这则记载看,当时在阳城湖边上还有一个“阳城村团营”,说明原来“阳城”所在的地方后来成为“阳城村”了。



湖名考证


刻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的《平江图》上,其东北隅有“杨城湖”三个字。


   王佩诤的专著《宋平江城坊考》对此考证说


“阳城湖,本图作‘杨’,不知何据,疑隶变‘杨’‘扬’通用,‘阳’亦如之,犹‘丹阳’之为‘丹扬’耳”。

王佩诤的意思是,从字形上讲,“杨”“扬”“阳”三字的繁体字,右边是相同的,可以通用,即“杨城湖”是“阳城湖”的变体写法。



清代《[康熙]昆山县志稿》中,除称阳澄湖为阳城湖外,在引用王焕如《水利全书》时有“昆山之水皆自杨城湖而来”句,也称作杨城湖。也就是说清代《[康熙]昆山县志稿》称阳澄湖为杨城湖,此名后来的志书不见记载。

光绪九年(1883),张瑛《尚泽荡筑堤记》中称阳澄湖为“洋澄湖”。《相城小志》亦云:“阳城湖,或作洋澄湖”


红色印记


19402月,阳澄湖地区所建之抗日民主政权,称洋澄县政府,当时又称阳澄县政府,均有文字记载。这是迄今所见到的“阳澄”这一地名的最早出处。但旧时的地图,湖泊名均作“阳城”未变。



   关于洋澄县的历史,《阳澄湖镇志》称:


194127日,隶属苏南第一行政区的抗日民主政权洋(阳)澄县政府正式成立,陈鹤任县长。10日,发表《洋澄县政府成立宣言》。是月,组建洋澄县人民抗日自卫队。消陆、洋沺、辛莫三区均建有区常备队。3月,中共洋(阳)澄县工作委员会成立。县工委下辖消陆、洋沺、辛莫(现属常熟市)三个区工委。41日,洋澄县县长陈鹤率领队伍在毛家浜集中上课,突然遭巴城日伪军的袭击。部队边打边撤至曹家尖,因寡不敌众,陈鹤等13人被捕。是月,洋澄县“民抗”战士、消泾镇人陆义遭杀害。6月,陈鹤被胡肇汉杀害于渭塘肖家浜。71日,日伪开始对阳澄湖地区进行“清乡”。是月,洋澄县政府撤销。

早前,在南通如皋白蒲镇专门组建了一套“接管班子”,其中也有“阳城区”的影子。


   《湘城镇志》称:


19494月,中共阳城区委在如皋白蒲镇组建,区委书记江以仁,区长江以仁兼。51日,阳城区宣告成立,区政府设于太平镇。辖太平、湘城、跨塘3镇及唯亭、沺泾2乡,共48保。



区划变迁


19503月,阳城区区政府迁至湘城,下辖阳澄乡,当时该乡在湖中岛上(今该岛已与北岸相连成半岛),湖名仍称为阳城湖。19561月,阳澄乡并入沺泾乡。19579月上旬,撤阳城区,将全区16个乡划并成湘城等7个乡。“阳城”这一地名遂为“阳澄”所替代。



60年代出版的地图上均称为阳澄湖,如19664月,由地图出版社编印的《中国地图册》上,两处出现此湖,均称作“阳澄湖”,其后湖名一直没有变动。

阳澄湖原跨吴县(今分为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昆山两县市。沿湖有相城区的阳澄湖(沺泾)、湘城(今已与阳澄湖镇合并成新的阳澄湖镇)、太平、陆慕(今与蠡口合并成元和街道),苏州工业园区的跨塘、唯亭(今两镇已合并成唯亭街道)和昆山市的巴城、正仪(今正仪已并入巴城)8116个行政村(8镇时的行政村)。



阳澄“三湖”水系地貌


阳澄湖是在宋时由低洼沼泽群陷落成片,逐渐成湖的。它与周围的盛泽荡、沙湖、巴城湖、傀儡湖、鳗鲡湖、昆承湖(昆城湖)等一起构成阳澄湖群。

阳澄湖现湖体南北长1317公里,东西宽1214公里,环湖周长166公里,面积118.93平方公里(178392亩),状如佛手,是太湖平原上第三大湖。湖内有两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狭长半岛,把阳澄湖划分为东(占44.08%)、中(占29.03%)、西(占26.89%)三湖。


三湖彼此有河流港汉相互贯通而汇成一整体。阳澄湖共有进出河道92条,其中进水港34条,出水港58条。进水港在湘城境内主要有陶家港,接纳西部及太湖来水入阳澄湖;出水港多在湖的东部、南部,经吴淞江下泄或经澄湖、淀山湖入黄浦江;另一部分东去入长江。

阳澄湖湖底地形略有起伏,西湖起伏最为显著,湖面平均水深2.65米,最深处9.6米。中湖湖底较为平坦,水深1.33米,平均水深1.8米。东湖湖底也较为平坦,水深1.32.5米,平均水深1.71米。在常年水位时,湖泊蓄水1.708亿立方米,湖水pH值为8.6,矿化度为174.81毫克/升。属重碳酸钙、水质软、微碱性淡水湖泊。



湖中生态生物资源


由于湖中水生物茂密、湖水含沙量低、湖底泥硬、湖水的透明度高、平均值为133厘米左右。且水温常年在4℃以上,冬季很少结冰。为阳澄湖水产资源丰富奠定了扎实的生态基础,尤以盛产黄毛、金爪、青背、白肚的清水大闸蟹闻名中外。



昆山市的巴城镇、苏州工业园区的唯亭街道、相城区的阳澄湖镇是阳澄湖大闸蟹的主产区。除了大闸蟹,阳澄湖还有66种鱼类,以鲤、鲫、鳊、鲈、鳜、青、草、鲢等鱼为主,也有青虾、银鱼和鳗鲚分布。西湖湖底是灰色黏土、亚黏土,并有泥炭分布,质软。近岸是黄色亚黏土,质硬。大型水生植物有20多种,深水植物有苦草、马来眼子草、猪鬃草等,挺水植物主要有芦苇和茭草。平均植物密度为每平方米507.3克。湖内候鸟有10多种,主要有𪅂鸡、野鸭等水禽和食鱼鸟类。



阳城遗迹在湖底?


不过,阳澄湖的生态也是很脆弱的,在常人的概念中,作为太湖流域第三大的湖泊,水满为患的可能性是有的,干旱似乎不着边际

事实上,这么大的水域和水资源,在明清两代居然都有湖水干涸的记载,试想,那是一个怎样的景象?



   据《阳澄湖镇志》记载:

“万历十七年(1589)大旱,阳澄湖干涸。”

   《湘城镇志》记载:

清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不雨,九月阳澄湖涸。清咸丰六年(1856年),五六月间无雨,阳澄湖步行可通。作物枯死,农人在西湖低处开渠引水,灌溉稻田。” 

   同样是《湘城镇志》云:

“1934年夏,大旱,水田龟裂,河道搁浅,水井枯竭,阳澄湖显底。626日,气温高达38.6℃,创65年来6月份最高纪录。



   《陆慕镇志》的记载可作为旁证:


1934年,大旱,阳澄湖干涸,潨泾一带沿湖显出一片平地,人们见到古街道、砖块、水缸、灶头之类。西湖心仅为一条水沟。干涸时间较长,当地人祈求降雨,还请戏班在湖底平地上做“草台戏”,观者甚众。”

《陆慕镇志》记载的这处阳澄湖湖底露出来的“古街道、砖块、水缸、灶头之类”,会是古代“阳城”的遗迹吗?期待着专业人士探秘和解疑!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拟稿:原创作者投稿

审核: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