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苏州 > 苏州地情故事

品位街巷 | 一条很有讲头,也很有“味道”的街道——凤凰街

时间: 2021-10-12 02:54 来源: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市方志馆) 访问量:


双塔街道位于姑苏古城东南角,是春秋时期吴国王宫“子城”所在地,人文荟萃,底蕴深厚,有“天堂里的书房”之称。

辖区纵横交错的一条条街巷,就是遗韵千年的历史文脉。徜徉在街巷里弄,听一篇前世今生的故事,忆一段诗一般的如歌岁月,无论你是苏州人亦或是远道而来的游人,都可以在娓娓道来中品味一段心路历程。“品位街巷”专辑中,我们选取了部分历史文化街巷,细致整理成集,将它们的“前世今声”悉心分享给市民朋友。



说起凤凰街,苏州人再熟悉不过了。这条南出十全街,与带城桥路相通,北出干将东路的街道,长约1公里,是古城中较为繁华的街道之一。现在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以前的凤凰街,只是十梓街以南的一段;十梓街以北的一段,称甫桥西街,直到1980年才统称凤凰街。



据《苏州市志》记载:凤凰街古名孔圣坊巷,唐宋时有孔圣坊立于北口,因北端有南仓桥,故又名南仓桥巷。根据民间传说,直至清代这里才更名为“凤凰街”



而“凤凰街”的更名,据说与康熙帝南巡有关。康熙皇帝下江南来到苏州,住在带城桥下塘的织造府行宫内,孔圣坊是皇帝去行宫的必经之路。皇帝是“圣上”,孔子是“圣人”。但皇帝也要向孔子跪拜,难道让皇帝每次经过都行此大礼么?看来只有改动地名才能解决,于是“孔圣坊”就成了“凤凰街”。那么又为何称凤凰街呢?在中国封建社会,皇帝是真龙天子,凤见到了龙,就是成功的象征。据传,康熙皇帝经过凤凰街时,陪同的官员把街名和含义一讲,着实博得了圣上的欢心。

另外一个说法是,孔圣坊南原来有条金雀巷,金雀是种花木,花形如飞雀。孔圣坊更名风凰街,隐约有“金雀对凤凰”之意。



凤凰街如今最令人称道的是集聚的茶坊饭店,其中知名度较高的当首推明楼了,它可是古城区内高档食肆的代表。事实上这座老宅也有着很长的历史,当然,如果只是为了美食前来,不注意大门右上侧的木牌上,明确写着这里是吴大澂故居,很多人都会以为明楼是栋新建的仿古建筑。

明楼,相传是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荦的居所。宋荦,不算大名鼎鼎,但也绝对算得上一个人物,河南商丘人,做官到的苏州,官职是江苏巡抚。1884年,晚清著名金石学家、湖南巡抚吴大澂买下了宋荦旧宅,作为自己终老之所。


吴大澂


吴大澂的嗣孙,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和文物鉴赏家吴湖帆在这座老宅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

据《沧浪区志》记载:“原为朝南三路六进大宅,大门在十梓街上。大部分已于几次拓路时陆续被拆。1998年,又将所余房屋就地移建为朝东两进建筑,即大厅三间和堂楼三间带两厢。”所以,现在吴大澂故居也不是全部,只是中路的最后第五进和第六进房子,而且到了1998年,更是将原来的南北向移为了现在的东西向。现在的明楼就是那时移址而建的。



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明楼都是空关着的,直到2001年,新主人买下这栋宅子,并决定将苏式古建筑的元素融入整修中,恢复明清老宅的原貌,并把它打造成以苏帮菜为特色的高端酒楼。如今看来,这座古色古香、深受大众喜爱的明清建筑,可谓是修复得相当成功,不少人称赞其为利用民间资本保护古建筑的范例。



此外,凤凰街一路还零星散落着不少古迹遗存,比如:104号原来是火神庙,140号是关帝庙旧址,228号则是清代收藏家顾沅的故居。而在156号宅院中,还保留着高达5.5米的瓜子黄杨,在岁月的人来人往中固守着脚下的一方土地,顽强地生长……

近现代的凤凰街,也在以另一种形态不停地“生长”。街道的北段于50年代拓宽;90年代中期,作为城区东侧内环线的主干道开始实施全面改造,至1999年完成全部改造计划,道路拓宽到了30米。



如今的凤凰街应该算是吃货们的天堂了。街道沿线既有经过时间洗礼保存下来的百年老店,也有各类推陈出新的后起之秀。传统老字号、粤汕菜馆、川味火锅、日韩料理、东北炖菜……各地美食汇聚,每天客流不息。吃在凤凰街,会让人由衷感叹自己的胃口也像苏州这座城市一样,开放包容。



凤凰街是一条很有讲头,也很有“味道”的街道。街市喧闹背后古城特有的静谧,现代生活之余对历史的追寻,还有味蕾的大快朵颐,凤凰街都可以给你。

来源:姑苏区双塔街道

审核: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