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苏州 > 苏州地情故事

中国医师节 | 在《苏州市志》里探秘苏州中医发展……

时间: 2022-08-19 09:53 来源: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市方志馆) 访问量:

中国医师节

在《苏州市志》里探秘苏州中医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印发《关于做好庆祝2022年中国医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确定今年819日第五个中国医师节的节日主题是“‘医’心向党、踔厉奋进”。


苏州中医发展历程

苏州医学源远流长,医卫事业向称发达。见诸记载的著名中医约100多人。据统计,1930年有医生598人,1936年有公私立医院34所,绝大多数在城区,1946年全县登记发证医药人员1082人。绝大多数医生私人开业,规模小,设备简单。1949年后,医疗事业逐步走向以公办为主,规模大,设备齐全;私人开业越来越少。至1985年,私人开业医生只有几十人。全市已经建立起三级医疗网。




苏州医疗卫生事业除为本地人民服务外,还支援外地。50年代就有知名中医23人调至北京等地开诊或主持医务。其中葛云彬、金昭文、钱伯煊到北京中医研究院开诊,叶橘泉到南京中医院主持工作。1951年,全市有3所医院(苏南军区医院、苏南行署康复医院、苏州市康复医院)先后收治中国人民志愿军伤病员1000多人。1976年,市级医院又收治唐山地震受伤人员529名。1949年至1985年,还派出多批医疗队、医务人员援助外国,支援边疆,支援内地,救灾,巡回医疗。

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前,治病全靠中医。苏州中医素负盛名,人才辈出,颇多建树。元代,吴中医学以儒医、世医为特征,大多数医家均著书立说。最著名为葛氏,从元到明,世世业医,知名的有葛思恭、葛从豫、葛应雷、葛应泽、葛乾孙、葛正蒙等。葛乾孙的《十药神书》影响最大。




明清两代,吴中医生为医官、御医者数十人,俗谓苏州状元多、御医多。明清以来,吴中医学最大成就是继承前人医学成果,经长期研究和临床实践,逐渐形成以研究和医治温病为主的温病学派。温病是中医多种热性病总称。古代医学对热性病的研究以张仲景的《伤寒论》为代表,他把多种热性病归于伤寒。




明代以来,江南温热病不断流行,对温热病再认识也逐步展开和深入。经过两百多年探索,到崇祯十五年(1642),苏州名医吴有性名著《温疫论》问世。吴有性总结自己临床经验,认为此病不是自古以来医学家所说的“风、寒、暑、湿、燥、火”所致,而是另有一种“戾气”传染。“戾气”传染途径是空气,病从口鼻而入。无论男女老幼,接触传染源,皆可得病。《温疫论》对病因、症状、传变诸症、兼症、治法、老幼妇孺患病特点及调理方法等,都有详尽论述,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此后,研究温病学的人更多,在中医学界逐渐形成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两大学派。江南温病学专著不断涌现,叶桂、薛雪、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著述,使温病学更加系统完善。其中叶桂对温病学有更深研究,在阐明病理和辨证施治等方面有许多真知灼见,被人们尊为温病学派祖师。

温病学派“治病多奇中”,在国内中医学界声望日重,在国际上也产生越来越大影响。清雍正三年(1725),吴中名医周南去日本,不但为普通百姓治病,并为日本学者作医学鉴疑,在日本著书立说;道光四年(1824)名医曹伯仁收日本来使为徒,并将师生问答编成《琉球百问》一书,促进了中日医学的交流。




明清是苏州中医的鼎盛时期。清末西医开始传入,并逐渐兴盛。后来,由于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理论才刚刚开始,建树不多。以致中医渐趋衰落。除少数名家如顾福如、李畴人、郑连山、金昭文、葛云彬、陈明善、尤嗥民等尚能维持业务外,一般中医均渐趋窘困,少数人甚至处于饥寒交迫状态,不得不另谋出路,或改行转业,或弃中从西。当时唐慎坊、李畴人等人尝试创办中医医院,限于经济等条件都未能持久。但苏州中医的历史悠久,根底深厚,仍出现不少名医。以其学术特点来分,主要有三派。一是以顾允若为代表的杂病派,主治风、劳、臌、膈;二是以经绶章、李畴人为代表的温病派;三是以顾福如为代表的中西汇通派,以中医中药为主,兼用西医西药。三派均保持吴门中医本色。这些名医及其学术,后来为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苏州中医药博物馆


1949年后,采取多种形式(如发动中医组织联合诊所,由国家拨款建立中医诊所、中医医院,培训中医药人材,组织西医学习中医等)振兴中医,取得显著成绩。黄一峰、陈明善、葛云彬、金昭文、郑连山等名老中医的经验得到了继承,培育一批新的中医药人才,中医知识得到广泛传播和普及。后来,中医又遭摧残,一度将中医医院改为综合性医院,大批中医被下放农村。1972年虽恢复中医院,已元气大伤。直至1979年以后,中医事业又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其显著标志是市中医医院日益走向现代化,成为中医界医疗、教学、科研中心,个体开业中医亦渐增多,温病学派特色得到发扬。从宋至1985年,市区有中医院1所,各类综合医院设有中医科12个,从业中医899人,个体开业中医47人。


历代中医主要医疗机构


太平惠民药局


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京置惠民局,诏示各地设惠民局。苏州太平惠民药局建于宋庆元元年(1195),地址在今醋库巷。元延祜五年(1318)重建,明成化元年(1465)再重建。


安养院、医院


据陈耆卿《安养院记》,宋宝庆元年(1225),浙西提举尚书郎林介创建安养院,医治郡府狱囚中病人。又据宋绍定二年(1229)刻《平江图》,有“医院”标注,地址在今十梓街公园路口附近。




苏州国医医院


创建于1939年,院址初在西美巷况公祠及江西会馆内。后迁至景德路,分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科、伤科等。该院以应用经方为特色,经方占75%。至30年初,因经费无着停办。


泰让桥联合诊所


创办于19524月,是市区的第一个联合诊所,所址在胥门外皇亭街14号,面街临水,交通便利。1956年全所职工36人。有内科、外科、针灸科、儿科、眼科、助产科等以及化验室、药房。1955年全年门诊85万人次,以针灸最多,其次是外科。1958年该所与小日晖桥、葑门等诊所合并组成沧浪区联合医院。1974年并入沧浪区人民医院。


苏州市中医诊所


1953年正式成立,所址在瓣莲巷,1954年迁至卫前街(第二人民医院东首)1956年苏州市中医医院成立后,该所成为中医医院门诊部。两年后第二人民医院建立中医科,该所于19581210日撤销,所有房屋及部分中医人员转至第二人民医院。


苏州市中医医院1956年成立于谢衙前

苏州市中医医院


195610月筹建,1970年一度改名苏州市东风人民医院。1973年起恢复原名。院址初在谢衙前,1958年迁至景德路黄鹂坊桥今址,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


1958年,苏州市中医医院乔迁至景德路


截至2020年,苏州市有中医类医疗机构430个,全市有中医医院9家,中西医结合医院5家,有中医门诊部33个,中医诊所383个。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审核: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