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苏州 > 苏州地情故事

说古道今 | 老苏州桥名趣谈

时间: 2022-11-01 02:14 来源: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市方志馆) 访问量:



苏州因水而美丽,因桥而精彩。公元前514年,子胥象天法地,相土尝水,兴建了吴国的阖闾城。经历了 2500 多年的苏州古城河网密布,桥梁众多,“小桥流水人家”是苏州特有的风景。诗赞:“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东西南北桥相望”“乌鹊桥红带夕阳”,在文人墨客的笔端,映现的是苏州古城水、桥、人的相互交融、浑然一体的美丽景致。




苏州古城古镇的水多、桥多,与千年古塔、长长的古石板街一起,绘就了一幅具有江南特色的美丽图画。根据历史文献记载, 唐宋时的苏州城内,就有河道七纵十四横,长达82公里,有桥梁300余座,唐代时都是木桥,髹以红漆,故白居易有诗曰“红栏三百九十桥”。至今,古城尚有200余座老桥,河、街、桥相映生辉,依然是姑苏城内的独特景观。在民间,仍然保留着走太平桥、吉利桥和万年桥即“走三桥”祈吉利的习俗。无独有偶,吴江同里古镇也有三桥:长庆桥、吉利桥、太平桥,小镇居民婚嫁时“走三桥”祈福的习俗,至今已延续数百年,现已成为古镇游客祈求长寿、吉祥平安的一个重要旅游项目。




著名美籍华人陈逸飞的名作《故乡的记忆》,画的就是周庄的双桥,双桥由一座石拱桥(即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即永安桥)组成,碧水泱泱,绿树掩映,两桥相依相偎,浑然一体,仿佛是一对恋人。



老苏州的桥名十分有趣。



桥名由来还印证着社会发展的一段历史,有一定研究价值。如花桥就是这样。在唐代,花桥已很有名,有白居易的诗为证:“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花桥在今临顿路向东至平江路的东花桥巷和西花桥巷这两条巷之间。在明清时期,苏州手工业发展很快,大批丧失生产资料、但又有纺织技术的花缎工每天都聚集在花桥附近待雇,因此,花桥对研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有相当大的帮助的。相传花桥桥西北侧曾有座“上天王”庙,俗称猛将堂,后来由于庙宇颓废,在新中国成立前被拆除了。


西花桥


此外,还有的桥名是从古老的传说中来的,如剪金桥的由来就是这样延续至今的。据说在春秋时代,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把西施送到了吴国,西施因聪明美丽,深受吴王的宠爱,吴王整天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吴国老臣伍子胥非常着急,一再劝谏,但始终无效。一次,吴王又陪西施乘船去游玩,船行一半被伍子胥拦住欲奏谏,西施怕吴王听信伍子胥的劝说,误了她的复国计划,便假装心痛病发作,颦眉蹙额地呻吟起来,慌得吴王不知如何是好,把伍子胥求见之事忘记得一干二净,气得伍子胥跺脚走了。伍子胥一走,西施的病也就好了,吴王十分高兴,忙叫人打水给西施匀面整妆,不料船上胭脂正好用完,吴王二话不说,拔下头上的金簪,剪了一段就叫侍者去买,停船的地方正好有一座桥,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剪金桥。




在老苏州还有不少桥名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如泰让桥是纪念泰伯禅让的,临顿桥是吴王征伐时临时停顿过的,宝带桥是王御史捐带所造的,饮马桥和接驾桥与乾隆皇帝下江南有关的……




众多的古桥,有趣的桥名,博得历代多少文人骚客的赞赏和吟咏,其中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最为脍炙人口,堪称千古绝唱,给人们带来极富感染力的艺术享受。

拟稿:市地方志办编纂处

审核:市地方志办编纂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