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苏州 > 苏州地情故事

古镇古村系列——常熟市古里镇

时间: 2023-01-09 03:50 来源: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市方志馆) 访问量:



古里镇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境域东部,204国道横贯镇区。古里镇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总面积96.46平方公里。2003年古里、白茆两镇实行区划调整,合并成古里镇,全镇下辖2个街道,17个行政村(社区),2017年末常住人口10.7万人。



下面就让小编

带着大家云旅游

从名人美景到文化非遗

从历史典故到当代成就

一起来看看古里古镇的无限风光吧!





饱蘸着江南水乡精粹的铁琴铜剑楼坐落于常熟市东郊古里镇西街。它与山东聊城“海源阁”、归安陆氏“皕宋楼”、钱塘丁氏“八千卷楼”齐名,合称清季全国四大私家藏书楼,瞿氏“铁琴铜剑楼”更为四大藏书楼的翘楚。传承五世,历时150余年,避厄完璧,化私为公,悉数捐赠于国家和地方图书馆,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




据《古里镇志》记载藏书楼原为瞿氏先代住宅,系荫棠先生(瞿绍基)之祖建于乾隆中,为某房住宅之最后一进。原有四进,一、二两进毁于抗日战争,第二进是“恬裕斋”所在。三、四两进即今铁琴铜剑楼所在。坐北朝南,三楹旧式楼房,前后相连,中有天井。楼上藏书,第三进楼下为读书之所,第四进楼下为家祠。楼前列有古木山石,楼后有花园一方。




乾隆末,创始人瞿绍基取“引养引恬,垂裕后昆”之意,称其藏书楼为“恬裕斋”。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避光绪帝载湉之讳而改称敦裕堂,绍基与儿子瞿镛因收藏铁琴1张、铜剑1柄,题其词集为《铁琴铜剑楼词草》、诗集为《铁琴铜剑楼诗草》,另称其藏书楼为铁琴铜剑楼。




1949年后该楼由国家收管。楼名初为孙星衍所书,1982年李一氓先生重书楼额,19821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省政府拨专款修缮一新,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常熟市人民政府再度拨款修葺,建为“铁琴铜剑纪念馆”,楚图南先生再书楼额。楼内用图文并茂的版面介绍、展览柜的实物介绍、当代书法名家的墨宝介绍,反映了该楼旧貌,褒扬瞿氏世代爱书、藏书、护书、献书的事迹和对祖国文化事业的巨大贡献。纪念馆于1991125日对外开放。该馆是常熟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铁琴铜剑楼之藏书,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民国数朝,又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瞿氏五世历尽艰辛,绵延150余年,经历了初创、发展、鼎盛、劫难、稳定、善终等阶段,给后人留下了比较完整的藏书和藏书楼,为中国文化史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白茆镇志》记载,白茆山歌自古以来就是白茆塘流域广大劳动人民自创自唱的民歌。这些山歌不似才子赋诗之雅,也无佳人悲秋之叹,平淡朴实,抒发着土生土长农民的豁达质朴的胸怀,饱含着爱家乡、爱劳动、爱生活的热情。




吴语地区千古流传着“吴歌”(吴地歌谣的简称),文献记载白茆山歌始于南朝乐府。南朝乐府中的“吴声歌曲”,其中即有不少白茆山歌。在吴歌最为繁荣的明代,冯梦龙收集的《山歌》10卷计300余首,其中亦有录自当时白茆人传唱的山歌。明末清初,“文宗”钱谦益与柳如是隐居白茆红豆山庄,夫妇两人在白茆塘边诗歌唱和的风流韵事,给白茆山歌更增添了一段历史佳话。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出版《歌谣》周刊,著名学者顾颉刚、王翼之编写的《吴歌甲集》《吴歌乙集》计262首吴歌中,有多首白茆山歌被收入。




1949年后,白茆山歌在歌手多次选调去外地演出的同时,出版了许多白茆山歌的专著,并在众多报刊杂志上做过报道。国内外著名学者、文化部门领导等也前来考察、参观。2000517日,白茆镇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1991年,经镇政府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筹资15万元建成白茆山歌馆。白茆山歌馆位于白茆大桥北桥堍西侧,总面积300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200平方米,山歌电视资料播放厅100平方米。山歌展览馆用照片、文字资料系统、全面地介绍和展示了白茆山歌的历史和现状,并介绍了白茆山歌的特征和功能,白茆山歌的优秀歌手和作者,白茆山歌的优秀作品和选调演出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常年对外开放。






红豆山庄位于古里镇芙蓉村,又名芙蓉庄、碧梧红豆庄,始建于宋末元初,旧时建筑均毁,唯有一株红豆树屹立不倒。因明末清初东南文宗钱谦益(号牧斋)和一代才女柳如是在此留有悲壮的爱情轶事而负盛名,为常熟名园之一。经古里镇政府不断投资建设,如今的红豆山庄已经成为集文化旅游、亲子度假、休闲娱乐、团建拓展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旅游景区。




著名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18901969)于1944年旅居昆明时,购得“常熟白茆港钱氏故园中红豆一粒”,由此萌生“要为钱柳姻缘笺释”之念,后遂撰写8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一扫300多年来对柳氏的虚妄揣测。该书于1980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后,在国内外产生极大影响,红豆山庄声名复起。




据《白茆镇志》记载,红豆山庄原称芙蓉庄,又名碧梧红豆庄,始建于宋末元初。明正德年间为云和县知县顾松庵别墅。庄前白石平桥,庄内小桥流水,曲折幽胜。周边近里绕堤植芙蓉数百,翠叶红葩,掩映水际,景色宜人,故庄即取名芙蓉庄。




明嘉靖年间其裔孙、山东副使顾玉柱(嘉靖壬辰进士)从闽东移植荔枝并添植梧桐于庄中。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顾玉柱次子耿光(号曲江)从海南移植红豆树于庄中,与古梧相错,故芙蓉庄改名为碧梧红豆庄。顾玉柱外孙钱谦益幼年曾在此读书。崇祯十四年(1641年)才女柳如是因敬慕钱的学识才华,“驾扁舟来虞”访钱,最终嫁与钱氏。钱柳结合后,先住绛云楼,后“绛云遭炬俱成烬”,且柳又不耐城市尘嚣,就移居至碧梧红豆庄居住,钱、柳在此一直住了十余年。夫妻恩爱,情投意合,日夕相对,读书编经,常以诗酒联吟自娱,朝夕流连于红豆树下。后钱柳暗结抗清志士瞿式耜、郑成功、黄宗羲辈,把山庄作为抗清活动的联络点。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年)正值钱八旬生日,二十年未开花的红豆树突然含花吐艳,令钱柳视为吉祥预兆,兴奋不已。钱遍请诗坛名流,前来赏花吟诗,一时文采风流,盛况空前,传为文坛佳话,时人就将“碧梧红豆庄”改称“红豆山庄”。红豆山庄也因此而闻名遐迩。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地处国道G204旁的古里镇白茆经济开发区波司登工业园区。公司始创于1976年白茆人民公社山泾村,是时仅有8台家用缝纫机,11个农民租用村里几间老房成立山泾村(二大队)缝纫组。1978年承接服装加工业务,村缝纫组更名为山泾服装厂。1984年开发新品生产羽绒服,并更名为白茆羽绒服装厂,增挂上海天工羽绒服装厂分厂的牌子,加工上海名牌“秀士登”羽绒服。19971月,公司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公司由乡镇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2002年公司更名为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200710月,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截至2020年底,波司登羽绒服26年(1995年~2020年)蝉联中国市场销售第一名,羽绒服规模总量全球领先。




如今,波司登在中国拥有7个羽绒服装生产基地,旗下品牌包括波司登、雪中飞、冰洁等。在中国市场拥有超过4000家零售网点,产品销往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全球超2亿人次选择。2020年,波司登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营市场曲线攀升,营业收入135.165亿元,比上年增加10.9%。品牌组合市场占有率24.19%,市场销售份额达51.89%2020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177位)、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313位)、2020中国制造业500强(270位)。获得“中国世界名牌产品”、“中国工业大奖”、“中国纺织服装领军品牌”、“中国羽绒行业领军企业”等称号。



拟稿:市地方志办业务指导处

审核:市地方志办业务指导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