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苏州 > 苏州地情故事

说古道今 | 《红楼梦》中的苏州红菱与鸡头米

时间: 2024-09-27 09:06 来源: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市方志馆) 访问量: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袭人听说,便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又说道:“这都是今年咱们园子里新结的果子,宝二爷来与姑姑尝尝。”

图片

袭人说了“红菱和鸡头”。大家都知道,红菱、藕、鸡头都是苏州的特产,是苏州“水八仙”中“三仙”。这些水产品只有南方的气候才适宜生长,在北方几乎是长不出的。《随园食单》明白地说道,“煮栗极烂、以糯米粉加糖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此重阳小食也。”

据史料记载,菱,在苏州一带已经有2600年的历史了,唐代诗人杜荀鹤有诗曰:“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菱的品种很多,有元宝菱、和尚菱、小白菱。其中水中红菱又名苏州红,果实大,易剥壳,水分多,肉脆味甜,最宜生吃,其性凉,脾胃虚弱者应慎食。

图片

鸡头米又名芡实、卵菱、鸡瘫、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乌头、鸿头、水流黄、水鸡头、刺莲蓬实、刀芡实、鸡头果、苏黄、黄实。为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沉水叶箭形或椭圆肾形,两面无刺;叶柄无刺;浮水叶革质,椭圆肾形至圆形,盾状,有或无弯缺,全缘,下面带紫色,有短柔毛,两面在叶脉分枝处有锐刺;叶柄及花梗粗壮,花长约5厘米;萼片披针形,内面紫色,外面密生稍弯硬刺;花瓣矩圆披针形或披针形,紫红色,成数轮排列,向内渐变成雄蕊;无花柱,柱头红色,成凹入的柱头盘。浆果球形,直径35厘米,污紫红色,外面密生硬刺;种子球形,直径10余毫米,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

《红楼梦》这部小说不仅描绘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更是一部社会风俗画卷,在这幅宏大的画卷中,苏州鸡头米静静地流淌在文字之间,成为连接苏州与《红楼梦》的重要纽带。苏州,自古以来便以其精致的生活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

鸡头米,因其果实形似鸡头而得名,是一种生长在淡水湖泊中的水生植物。其口感软糯,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早在唐代,鸡头米便被列为贡品,供皇室享用。而在清代,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苏州成为鸡头米的主要产地之一,这一美味佳肴也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红楼梦》中的苏州元素不仅是作者的心血之作,更是他对于故乡情感的真实流露。在创作过程中,不自觉地将许多苏州的风物人情融入小说之中。苏州鸡头米,则是在这众多元素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存在。

在《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有一段关于鸡头米的详细描写:“又见那边一个婆子端了一碗热腾腾的东西上来,请太太们吃。原来是新下的鸡头米熬的小粥儿。”这段描写不仅展现了当时苏州地区对鸡头米的食用方法,更通过细节刻画出贾府生活的奢华与讲究。

鸡头米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这种食材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茁壮成长,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顺应天时的生活智慧。《红楼梦》展示了封建贵族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面,揭示了阶级差异背后的社会现实。苏州鸡头米与《红楼梦》的关系,不仅仅是一道美食与一部经典文学作品之间的简单联系,它们共同构建了一座桥梁,链接起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通过对鸡头米的关注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红楼梦》所展现的那个时代背景,并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


鸡头米性味甘、涩、平,含有丰富的淀粉有防止衰老功效,可为人体提供热能,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碳物质,保证体内营养所需成分。

能在这部世界名著中,连一个鸡头米都没有放过,这可以说明,苏州鸡头米的“声誉”了,不知曹雪芹在京城西郊著书时,怎么会想起一粒小小的鸡头米呢。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拟稿:原创作者投稿

审核:市地方志业务指导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