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鉴动态 > 县市专栏

抗疫一线,吴江史志人在行动

时间: 2022-04-29 10:11 来源: 吴江区方志办 访问量:

314,第二次疫情防控集结号吹响。面对新一轮疫情,吴江区委党史办、区档案馆、区方志办志愿者积极响应号召,请缨参战,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以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的实干担当,战斗在“疫”线岗位,展现史志档案人担当。

守好卡口关,抗疫有我

“请您佩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码、行程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谢谢配合”,志愿者们24小时值守在卡点,不断重复着这些话,做好解释沟通,认真完成查验工作,从源头进行防控,守护市民的健康安全。在黎里、盛泽、芦墟交通卡口,都有吴江史志档案人的身影,他们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部署,对来往车辆及人员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不落一人、不漏一车。在卡口的核酸检测点,志愿者们为采样管贴标签、扫描身份证、录入人员信息,配合医护人员认真完成采样工作,目光专注、手法娴熟。看到货车司机焦灼的神情,志愿者们即便隔着口罩和面屏,也总要说上几句安慰的话,传递一份温暖。

筑牢信息网,抗疫有我

从早上9点至下午5点,社区办公室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史志档案志愿者们与湖东社区、三里桥社区的工作人员并肩作战,逐一排查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入(返)吴人员,建立“底数清、信息通、可追溯”的台账清单,落实重点人员跟踪、管理、服务工作。一个小小的排查电话,看似只有简单的几个问题,背后却要花费不少时间和耐心,他们既要记录好来电者的基本信息、核酸情况,又要安抚居民情绪,有时还会受到居民的质疑和抱怨。从开始打电话的生疏、回答问题时候的不知所措,到现在,志愿者们已经游刃有余,筑牢了社区人员的信息网。

封控区管理,抗疫有我

327,汾湖高新区南站新城办6个点位的10个自然村被划定为封控区,9个自然村被划定为管控区。深夜11点,朱梦亭、王秋蕾接到任务,奔赴抗疫一线,分别派驻到综合协调组和大潮村点位,与其他志愿者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一办八组里综合协调组主要承担着上传下达、信息汇总、统筹协调等事务性工作。作为综合协调组的一员,朱梦亭每天的重要工作就是与数据打交道,通过微信和电话,收集对比6个点位、10个封控区、9个管控区的人员动态和核酸检测数据,掌握整个封管控区域5400余人的线索信息,整理和报送精准有效的数据,用数字实现精准管控。日常工作中,综合协调组实行日报制度,汇总每日工作,推动9个工作组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同时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保持24小时不断岗,全天坚守岗位,应对突发情况。

大潮村是南站新城办此次疫情防控中涉及人数最多的点位,总人口近1500人,加上地处工业区,租户数量庞大,进出道路众多,封管控难度极大。28日清晨,王秋蕾下沉驻村,面对这样一个人口数量庞大且半数以上是外来人口的农村,摸清人员底数是疫情防控的第一步,她与其他机关志愿者、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户开展网格式摸排,最终实现了人员信息的零误差,以及核酸检测的应检尽检。328日至29日,王秋蕾连续48小时驻扎疫情防控第一线。她还化身守护员、联络员、信息员,通过现场、电话、微信了解点位状况,报送人员动态、安全保卫、生活保障等数据,满足村民需求。

41,档案馆副馆长王来刚赶往花园路维也纳酒店,担任点位长一职。到达隔离点后,他了解到这一点位上出院老年人多,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重要工作,他积极与老年人及其亲属做好沟通,减轻其心理负担。他还组织点位人员收看防疫培训课程,开展消杀人员防护服穿脱演练,通过视频监控及时纠正工作人员不合规定之处,确保核酸检测、消杀等各环节有序开展。在隔离点每天十几个小时连续工作已经成为常态,遇到紧急情况还要加班加点。为了确保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王来刚主动关心点位工作人员,合理调整分工排班,做好食宿保障。

314日以来,吴江史志档案人全员投入抗疫工作,每天至少都有6名志愿者活跃在各个卡口和社区,参与核酸检测登记、秩序维护、抗疫宣传、车辆核验、信息录入等工作,风雨无阻、节日无休、不分昼夜,累计服务时长近2000小时。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