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鉴动态 > 工作动态

端午在吴大不同方志送课进黎里

时间: 2023-06-25 09:25 来源: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市方志馆) 访问量:


五月五,是端阳。6月22日,位于黎里镇的情调书洲·方志驿站热闹非凡,上到80岁的老奶奶,下到蒙童学子,都在津津有味地听我们方志小娘鱼朱蕾讲解“端午在吴”,这是苏州市地方志办送课到方志驿站的活动之一。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 


“吴越的端午习俗与荆楚大不同,自古而然。”朱蕾引用苏州旧志中的材料为大家细细道来“苏州端午习俗”的独特由来。 

清代顾禄《清嘉录》引汉代赵晔《吴越春秋》以为端午习俗起于越王勾践的“盖悯子胥之忠而作”。

该书又云:

宗懔引邯郸淳《曹娥碑》云:

“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谓是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氏。然则荆楚自为灵均,吴越自为子胥耳。 

范成大《吴郡志》载:

胥山,在太湖口,上有伍子胥庙,舟行自此入太湖,故名胥口。或曰吴王既杀子胥,盛以鸱夷投诸江。《史记》谓吴人为立祠于江上,号曰胥山。今自吴故城至胥山西十里之近,杀而投之湖中,容有此理,后世乃以子胥为涛神,谓浙江之涛子胥所作…… 

“原来苏州端午节很特别,是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的啊。”跟着妈妈报名来听讲座的小朋友边听边点头,妈妈鼓励她大胆举手回答问题,答对的观众还可以获得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文创书签或者《平江图》插屏。 


两千多年前,吴越争霸的大背景下,伍子胥成为了姑苏城的悲情英雄。“苏州胥口和胥山的来历均与伍子胥有关,而且从胥口往东有一条直通苏州古城的水道就称胥江,正对胥江的古城门就是胥门,胥门内还有一条巷子称为伍子胥弄……”朱蕾展示着几幅苏州旧志中的地图,细数着苏州城内外与伍子胥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地名,“伍子胥对苏州人民最大的贡献是建造了阖闾大城,这是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2500年原址不变的基础。”

图文并茂的娓娓讲述,自带知识点的提问小环节,带领大家快速穿梭吴地历史,道出了苏州人民至今感激怀念伍子胥的真挚情义。 


“讲座让我们在端午时节慎终追远、不忘历史,很有意义!”在场的听众纷纷赞扬。这场讲座20个报名名额一出来就被一抢而空,有些观众只能临时加座。随堂赠送人手一本的《志说苏州》更是被大家爱不释手,一位热情的读者特意从苏州工业园区赶来参加活动,“爱家乡,知节气,志书里的苏州更精彩!”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