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主办的《唯实》杂志(2024年第11期)刊发的市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乐江署名文章《旧志整理工作中的苏州实践》,从摸清家底、科学规划,点校整理、质量第一,守正创新、社会协同,围绕中心、转化利用等四个方面擘画了苏州旧志整理工作的发展蓝图,将旧志整理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和使命担当,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用起来,努力为各级领导的决策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服务。现全文转载如下。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如一缕春风吹暖了古籍界。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苏州方志人向历史觅新路,从实践求真知,知责尽责,迎难而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依法依规谋划、启动、推进苏州全域的旧志整理工作。
一、摸清家底科学规划
摸清家底,知道整理什么。苏州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那历史上究竟修过多少次府志,存有多少县志?在《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著录全国有旧方志8264种,苏州占183种;《江苏旧方志提要》著录全省1170种旧志,苏州占309种,约占全省旧志数的四分之一强。盘点清楚苏州旧志的文化家底,是为系统性点校整理做好准备的首要任务。
2022年2月开始,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用3个月的时间将全市市县两级现存旧志及整理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统计,形成了《苏州现存旧志整理情况统计表》。统计表直观反映了苏州历史上曾经编修过哪些府县志、乡镇志、山水园林寺观志、杂志等,现存有哪些,方志纂修校点者是谁、影印还是点校等基本情况。据统计,目前全市现存旧志共有283种(其中府县志92种,乡镇志79种,其他杂志112种),未作点校的有129种。
科学规划,知道怎么整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不同时期颁布了八个古籍整理出版规划,苏州各级方志机构也曾开展过零星的旧志整理。要实现苏州全域旧志系统点校的目标,必须依靠自上而下的统筹规划。在充分调研普查,广泛听取专家和基层意见基础上,2022年6月,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召开苏州市旧志整理工作会议,部署全市旧志点校出版工作,同时印发《关于全市旧志整理工作的实施方案》(苏志办【2022】8号)(简称实施方案),这在苏州旧志整理领域尚属首次,也是全省地级市中第一个旧志整理整体性方案。
实施方案强调全局性。苏州旧志数量众多、历史绵延、种类庞杂,古籍的特殊性要求“组织”“规划”“措施”必须既有高站位又有实操性,既立足现实,又面向未来,使每一个阶段取得不同成果。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负责市级层面的府志和专志点校出版,苏州各市(县)、区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各自境域内旧志点校出版工作的组织实施,未来再由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汇编出版系列丛书。统一安排利于抓总抓实,避免条块分割,造成重复出版;分级实施则各司其责、强化落实。先分后合、通力协作,在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最终实现苏州区域内旧志整理后集成出版的大目标。
实施方案强调方向性。“一张蓝图绘到底”,理性设计苏州旧志整理近期、中期、远期工作目标。近期目标是“十四五”期间市本级和各市(县)区各完成至少2种旧志的点校出版,全市预计完成点校出版各类府县乡镇志等约36部。中期目标是从2026至2045年,市县两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根据任务分工,每一个五年计划作一次阶段安排,成熟一部、公开出版一部。远期目标是从2046至2049年,在完成全部旧志点校的基础上,统一装帧设计,分系列汇编出版,致敬新中国的百年华诞。通过具体项目的“点”串起府志、县志、乡镇志等等的“线”,拓展构筑苏州旧志整理出版的“面”。
实施方案强调现实性。方案的落脚点是满足现实需求。各地旧志的数量、分布、版本、质量情况不一,对整理要求不能一刀切,坚持把整理成果与服务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以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完成苏州市境域内现存旧志的点校出版,出版的形式为西式精装(简装)、横排简体,同步完成原书原貌PDF和TXT文本两种格式的数字化整理,最终通过整理的结果来挖掘旧志本身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
二、点校整理质量第一
古籍整理的方式,目前通行的有影印、点校、汇编、数字化整理等多种方式。在不同的整理阶段,有不同的整理要求,影印是基础,点校是使用的关键,数字化带来使用的便捷。
整理的方向:点校出版。最新的《2021-2035国家古籍工作规划》中提出:“鼓励深度整理成果出版,提高汇编影印图书的学术含量,注重高品质丛书在古籍精品生产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做好古籍品牌丛书建设。”由于苏州地方志机构大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之后,旧志整理工作受时空和人力财力限制而未成规模,远远落后于社会和学界的需求。让经典旧志走出“象牙之塔”,通过点校注释等深度整理方法,让更多人能够看得到、看得懂、用得上旧志,正是旧志整理项目回应大众关切的应有之义。在尊重古籍整理学科特点与出版规律的同时,苏州方志人勇于面对、自加压力,采用战线长、工作量大的点校方式开展旧志整理,即把旧志加以标点、校勘、今译,以规模化的出版成果来引领苏州旧志整理的深度建设。
启动区域旧志点校工作适逢其时。全国方志古籍整理成绩显著,已大规模出版《中国地方志集成》《各大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等丛书。特别是历经13年耕耘,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实施完成的《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提供许多珍贵的高质量影印资料,绝大多数已入藏苏州市方志馆,同时苏州市地方志办扎实推进对苏州旧志书目提要的整理研究,已出版《苏州旧志提要》等基础性书籍。
整理的原则:精品意识。“志鉴求精品”是一代代方志人不变的使命担当。苏州旧志整理有着桃李不言、久久为功的传承和接续。
旧志整理需要责任担当。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对方志机构开展旧志整理工作有具体要求,对方志部门来说,承担旧志整理工作,是职责,是担当,更是学术志业。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就无法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当代中国。连续不断的官书方志为中国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提供文献的真实佐证,与地下之文物相辉映。当代的方志古籍整理,体现的更是国家意志的官方行为,必须坚持历史主动思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坚持植根中国大地的志书表达,才能创造出厚实的学术精品。
旧志整理需要工匠精神。“文章千古事”,古籍整理是一项细活、慢活,更是最具有工匠精神的绝活。要出就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佳志,苏州方志人坚持优化选题,从源头强化质量,不成熟的整理成果宁可不出、缓出。洪武年间的《苏州府志》是第一部以苏州命名的府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同时传世刻本仅两套,钞本各一,富含版本价值。苏州市地方志办以洪武初刻本为底本,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的“据明洪武十二年钞本”影印《中国方志丛书》本作为参校本,并参校《吴郡志》《姑苏志》《〔乾隆〕苏州府志》等多种志书,爬梳剔抉、参互考寻,10年点校、7年勘误,十年磨一剑才让这稀见志书面世。精校精注成就了《〔洪武〕苏州府志》(点校本)这部“名实相符”的精品良志。
三、守正创新社会协同
实践出真知。苏州的旧志整理工作是将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主动作为。苏州各级党委政府将旧志整理作为重要的文明探源、文脉赓续的基础予以大力支持,确保了旧志整理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特别是旧志资源丰富的市(县),很早就把整理当地文献的文化自觉落实于行动。昆山市在20世纪90年代,就完成首部《〔康熙〕昆山县志稿》的点校出版。到2009年,全面启动旧志整理“三步走”计划,分集中县志点校整理、乡镇旧志点校整理和专志点校整理三个阶段,历时12年完成域内51种旧志整理点校出版。2021年,昆山市地方志办公室以《让历代志书活起来——昆山市历时十二载完成全域旧志点校整理(共计51种)》入选了江苏省“2021年度市县地方志特色创新项目”。常熟市地方志办公室则制定科学的整理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基本遵循先重点综合性志书、后不同朝代代表性志书、再专业性志书,同时兼顾特色文献的顺序和方法进行,并且点校和影印并用,点校出版常熟存世最早的元代《至正重修琴川志》,明代最后一部县志《崇祯常熟县志》,及集大成的《重修常昭合志》等,影印质量较高的《弘治常熟县志》《万历常熟县私志》等。
式无定式,兆于变化。苏州市县两级方志部门不断在实践中寻找适合的工作路径。明清两代的苏州府志学术水准和历史价值极高,明代宋濂认为“于是数百里之内,二千载之间,其事可按书而得”。统合古今、卷帙浩繁的苏州府志,多的达160卷,少的也有50卷。本着先府志后杂志,先难后易,先重要后一般的原则,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整理点校出版《〔康熙〕苏州府志》,勘误再版《〔洪武〕苏州府志》,计划“十五五”期间完成《〔乾隆〕苏州府志》的点校整理出版,在2045年前完成其他杂志的点校出版,最终实现苏州府志点校出版的大满贯。
2023年,常熟市在完成点校出版《昭文县志》。太仓市完成点校出版《壬癸志稿》,昆山市启动点校康熙《昆山县志》和乾隆《昆山新阳合志》。吴江区启动点校13部旧志,其中府县志7部,出版《吴江人物水利合志》。吴中区、相城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启动点校《民国吴县志》《乾隆长洲县志》《乾隆元和县志》,捋顺苏州三县的历史脉络。姑苏区启动点校《沧浪小志》《沧浪亭志》,小志不小,为苏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挖掘文化底蕴。
协同聚力量。旧志整理是以年为单位的文化工程,人才是关键,既要有具备史才、学、识、德的通才,又要有能深谙古籍整理的专才。
一方面要坚定文化自信,吸引优秀的人才为我所用。苏州旧志整理的目标是实现更高的学术、文献、出版价值,也必须体现当代古籍整理最高水平,反映当代最新古籍整理研究成果,显示新时代学术发展新高度。用好专业研究机构如出版社、高校院所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总点校一定要聘请在古籍行业和方志业界的“精通之士”,正确、准确、系统地梳理、考证和辨析古籍。
2002年出版的《重修常昭合志》聘请清史大家戴逸为顾问,2019年常熟市地方志办联合常熟理工学院等成立史志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借助高校力量于2021年重校出版《重修常昭合志》。
清代的苏州府志很多出于状元、榜眼之手,可以说体现了旧志最高水平。2022年起,苏州市地方志办诚意延请全省古籍整理界的专家,由南京大学程章灿老师、张学锋老师,南京师范大学江庆柏老师,分别领衔、主持乾隆、康熙和同治《苏州府志》的点校工作,聚力成火,努力让最终呈现的旧志整理成果宜藏宜用。
另一方面要坚持依法治志,坚持依法治志是方志部门扛起旧志整理主责主业的定盘星。通过旧志整理这项事业,苏州方志办加强与高等院校、古籍收藏机构的协同合作,既与本地出版社保持良好业务往来,又加强与省内专业古籍出版社的合作,提前介入前期、中期工作,共同确定相关的规范和体例,更有效地推动整理、出版融合发展规范化、制度化,实现古籍整理整体水平的跃升,为古籍出版工作的融合发展起到重要助推作用,从而带动苏州自身古籍界人才的成长。
四、围绕中心转化利用
服务中心。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这昭示了我们旧志整理出版在新时代的具体任务和路径选择。旧志完成点校出版并不是旧志整理的终点,旧志整理工作应当主动融入社会发展大局,加强在文化强市战略实施中的古籍保护传承和转化利用,深入地挖掘传播利用其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文明探源、文化传承、古城保护等方面有更多的作为。
研究今日之苏州离不开昨日之苏州,府志贯通苏州古今历史、又出自官修,读懂从明代到清代的6部府志是回溯历史、探源文明的最优选择之一,这正是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点校和精修再版6部府志的目的意义。同时苏州市地方志办主动从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出发,在志书中寻找长三角地区的历史基因和文化认同,辑录江南旧志中的舆图,联合凤凰出版社出版了《江南旧志图选·城池》《江南旧志图选·境域》《江南旧志图选·名胜》《江南旧志图选·八景》,并举办了“江南旧志舆图展”,作为旧志的延伸活化成果,让它“飞入寻常百姓家”,以期在区域一体化、历史地理、城市发展等领域,发挥其赓续江南文脉、揭示江南文化源流走向的现实作用。
修志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如一,志书必须为民所修所用,苏州旧志整理的一系列成果也从案头走向老百姓手头。
以方志文化“六进”活动为龙头,运用赠书送课、公众号普及、阅读推广、文创产品开发等多种形式,使旧志典籍成为真正的公共文化产品,让普通群众也能读志、用志,让旧志中的文化价值焕发生机活力。2021年开始,苏州市地方志办每年推出“苏州方志大讲堂”送书送课活动,陆陆续续把《〔洪武〕苏州府志》(点校本)《〔康熙〕苏州府志》(点校本)等一大批精品佳志送到苏州市各镇、村史(志)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大范围赠阅志书、地情书籍5万余册,方便市县地方志办的专兼职史志人才挖掘旧志中的内容、故事,广泛到基层开展地情文化普及宣讲。
2022年,昆山市地方志办公室在整理点校51种旧志的基础上,出版了《昆山旧志导读·县志篇》,后续将出版乡镇志、专志导读,在县级层面对旧志的普及利用走在了全省前列。
古籍数字化。数字时代,文化竞争力的形成来自于数字技术与文化资源相互支撑和融合。《2021-2035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将古籍数字化建设作为七大重点工程之一。
推进数字融合,抢占发展先机,是苏州旧志整理的思路和目标。苏州市地方志办推出的全市旧志整理工作方案中,同时布局完成数字化,明确数据归属,实现古籍内容全文检索,进一步开发古籍内容的深度标引、知识发掘和文献信息关联等。苏州市方志馆新馆2023年12月开馆,苏州数字方志馆也已在2024年7月上线开展线服务,利用数字化融合优势,为读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服务,着力构建苏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