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苏州 > 苏州地情故事

全民健身日 | 在《苏州市志》里,寻吴地民间传统体育……

时间: 2022-08-10 01:07 来源: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市方志馆) 访问量:

在《苏州市志》里

寻吴地民间传统体育


全民健身日


202288日是中国的第14个全民健身日,其活动主题为:通过开展贴近群众、方便参与、丰富多彩、注重实效的全民健身活动,充分展示十年来全民健身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现在就让我们循着《苏州市志》的记载,看看吴地民间传统体育。




古代吴地群众体育活动,常常与民俗息息相关。

隋代,有五月五日斗力之戏。其后民间长期流传的具有体育锻炼性质的活动有:元宵龙灯、惊蛰探梅、清明踏青、端午竞渡、黄天荡看荷、重阳节登高、石湖泛舟、拳术、风筝、毽子等。苏州民间体育活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相传为纪念伍子胥而起,清代盛时山塘河中船只密如鱼鳞,昼夜灯烛不熄。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四《申报》报道:“苏垣竞渡之戏久不举行;张中堂之万抚吴时(注:在同治十年)在葑门外黄天荡试演一次,迄今二十年来阗焉无闻。”后此风停歇。






旧时,城内有不少土墩和大片城头,常见纸鸢摇曳。时有一种“摺骨鹰鸢”,可拆下装入小盒,随身携带,鸢身在空中能旋转如真鹰。牛角浜有称“茑子阿德”者擅制此鸢。




19244月和264月,曾在体育场举办两次风筝比赛。至1966年,土墩、城头几全不存,加以市政建设、高架电线、交通等因素,市政府明令禁止在市内放风筝,城区纸鸢逐渐稀少。但爱好者仍利用学校操场和郊野进行活动。80年代初老工人胡进宝在传统的蜈蚣鹞基础上制成龙鹞,有39节,长于十几条相互衔接的龙灯。市平直中心小学学生连年制出火箭、熊猫等式样新颖的风筝。






在球类活动未推广前踢毽子、跳绳很盛行。玄妙观雷祖殿等庙宇,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常有成人和少年群集比赛踢毽,式样有文式(一脚离地)、武式(两脚离地)、花色(如头顶、背顶等)之分。2412月体育场举行踢毽比赛,裴招生以2224次在单足踢项目中夺魁。同年3月该场举办全县跳绳比赛,小学组余根深跳2115次列第一。1949年后踢毽、跳绳在小学中流行。






苏州地区向有在春节、元宵、庙会时舞龙灯的习俗。胥门外百花洲龙灯队尤为著名。据传清末百花洲居民高金龙等仿照三多桥香店中的一条木质白龙,扎成一条竹制布龙,供百花庙庙会时用。

1919年左右,百花洲居民葛如来等组织第一个龙灯队,每逢农历二月十二日(百花娘娘生日)四乡花农、果农来庙进香之时在庙前舞出。1923年葛如来又组织以人力车夫为主的龙灯队,他们结合传说中龙的形态,琢磨并练就龙打结、中间穿、龙翻身、回龙招、二龙戏珠、跪舞等十几种套路。当时葑门等处有“黄龙”、“青龙”和“黑龙”,且以鳞色分尊卑,“黄龙”最贵而“白龙”居末。庙会相遇,群龙必争,两队共以一个龙珠导舞,以力竭者为负。“白龙”舞动于地势坎坷之处,回转在狭巷窄路之间,蜿蜒腾挪,快而不乱,能连续边舞边行两里路,常逼败群龙。日久,舞龙灯在百花洲形成群众性的爱好和习俗,父传子,兄教弟,舞跃回旋,乐此不倦。




1949年左右,百花洲少年儿童组织起小龙灯队,他们与成人队配合,练出大龙舞小龙。小龙串大龙等其他龙灯队没有的套路。某年大旱两支龙灯队因细故互殴,多人受伤,舞龙灯由此转衰。1949年后群情欢腾,1950年劳动节搬运工人带黄、青、黑、白四龙灯参加游园大会。百花洲等地龙灯队复出,常参加全市性庆祝活动。1981——1985年都举行全市规模的盛大龙灯活动。1983年在体育场举行的龙灯比赛。19852月百花洲龙灯队派出教练小组前往意大利传艺并参加表演,在威尼斯狂欢节上来自东方的巨龙在欢呼声中腾舞。








狮子舞常在民间节日、祈神庙会时出演。接官厅金狮班尤其著名。六头青狮欢舞大街小巷,舞到商店或富户门口时,主人视为吉祥象征,出门迎接并赠钱财布匹。金狮班人员窄衫绣挎,束腿扎腰,精神抖擞,分引球者、舞狮者和敲锣击鼓者。引狮有打旋、踏球、跳棱、追狮等动作。时时交替综合。舞狮者10人,饰4只大狮(每只需2)2只小狮。青狮用染上青色的麻丝扎成。舞时有跳、奔、吞、缩、伏、倒跃、抱球等动作,威猛劲健,活跃可观。

近年来,苏州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深化体育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探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体育工作的新思路,持续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苏州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81平方米,累计建成健身步道5000多公里、体育公园110余个,全市拥有体育社团385家、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385家、乡镇(街道)级体育社会组织1008家。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拟稿: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审核: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