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苏州 > 苏州地情故事

说古道今 | 江南“四里”之黎里

时间: 2022-11-30 02:07 来源: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市方志馆) 访问量:

江南“四里”之黎里


古镇黎里,与同里、织里、古里共称江南“四里”。黎里始于春秋时期,发达于明成祖年间,繁荣于清嘉庆年间。黎里,曾名梨花村,清代诗人袁枚曾作诗曰:“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我似捕鱼翁,来问桃花津。”沧海桑田,时光流逝,多少岁月都已封入历史。黎里,今天呈现给世人的,将是怎样的颜容呢。

早前,我们几个文友慕名来到黎里。停好车后便向古街走去。走着走着,一缕清风袭来,使人精神一爽。我深呼吸了几口,一种久违的、带有水草清香味的空气,使我仿佛回到了儿时的小河边。我们加快了步伐。




我到过好多古镇,可黎里却别具一格。她是那样的文静、柔美,仿佛还有几分清高。她不浮躁,不炫耀,却也处处盈满诗情画意,仿佛深居简出的大家闺秀,优雅地生活在自己的时光里。一河两街的布局,古街小巷,粉墙黛瓦,石板路面,小桥流水,这些江南古镇的风格,黎里都具备,可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她与其他古镇的不同之处。




来到老街,首先引起我注意的不是房子和商铺,而是久违了的原生态的河水。南北两街中间的古河道与老街一样,是那么的安宁、优雅,像一个蛰居深闺的千金小姐,不张扬,不作秀,还略有几分羞涩。更使我惊讶的是,这悠悠然从古流到今的河水竟是那么的清湛,清湛得能映出蓝天白云,如果用清澈见底来形容,可是一点也不为过。河床上的水草绿得醉人,成群的小鱼儿悠然地在水草上觅食,鱼鳞在阳光下泛出闪闪银光。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水栈上有人在淘米洗菜,有人在洗衣刷席,你根本就不会相信这河水清洁如许。




黎里的古河道自西而东,河道两侧一律条石驳岸,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条石筑就的水栈。站在水栈向东西两侧望去,不远处的石拱桥便会映入你的眼中,桥面下半个圆拱在水面之上,半个圆倒映在水面之下。如果你在水栈上朝拱桥那儿多看一会儿,就会看到有乌篷船从桥下朝你悠然荡来,随着橹声兴许还会飘来优雅的姑苏小调。驳岸、水栈、拱桥、乌篷船以及两岸的垂柳,谁见了都会融进“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江南小调中去。






临河而筑的古街道宽两米左右,条石铺就,路面清洁如洗,历经岁月的石板路面,能照出人影。街道旁的房屋面河而筑,明清时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鳞次栉比。长长的主街道上,均筑有长廊走道。这些廊道,有的敞开面对古河,有的穿房而过,使行人夏天不受烈日暴晒,雨天不用雨具。廊道各段风格迥异,有雕梁画栋的,有匾额楹联的。我们漫步在廊道里,仿佛置身于曲径通幽的园林之中。单这街廊,就有让你品不完赏不够的人文景观。廊道设有供行人休息的石条长凳,我们走过时,有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石凳上,边悠然地摇着蒲扇边吴侬软语,说着他们永远也说不完的家长里短和古韵今风。这时刻的黎里,是惬意,是休闲,是不慌不忙的慢生活。




在古河道的北街由东向西而行,我们发现每家每户的商铺并非连在一起的,户与户之间都被弄堂所隔。弄堂狭窄幽深,窄的不足一米,大多一米左右,长却有几十米,甚至有超过百米的,这是其他古镇所少见的。我们感到好奇,游览了几条弄堂。见有的墙上设有漏窗,我踮脚从漏窗处向里看去,原来里面是院落,院内有古木假山,知道是昔日大户人家前后进之间的天井庭院。从弄堂的入口处向里走去,地势渐高,据说这有两层意思,一是取步步高之意,二是便于泄水。




从资料上得知,黎里有各式弄堂85条,有明弄有暗弄。弄堂的名称极富民间色彩,一般为“某家弄”,如周家有“周赐福弄”,陈家有“陈家湾弄”。黎里的暗弄堂富有特色,有两条暗弄相连的双弄,也有明暗并排的双弄,还有弄中弄等等。明弄和暗弄略有区别,明弄是人家的分界线。暗弄也叫陪弄,一般是一家一户所用,很多弄堂并不是前后直通的,总要拐上几个弯,且是直角拐弯。江南有句老话,叫“两头直通,人财两空”。究其原因,有说弄堂风是阴风,要伤人的;而更主要的是出于安全,防止盗贼直进直出。由此看来,做人虽然不能让人摸暗弄堂,但对付歹人,那就是一种智慧了。






黎里为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之地。历史上出过26名进士,61名举人,清代周元理位居直隶总督、工部尚书。近代影响最大的要数爱国诗人柳亚子了。我们慕名来到中心街75号的柳亚子故居,此宅原为周元理私邸,宅名“赐福堂”,前后六进。1922年,柳亚子先生以3000大洋典租此宅,居住五年,现为“柳亚子纪念馆”。名人、名邸、名居、名馆,故名满天下。







从柳亚子纪念馆出来,我们又参观游览了王家弄王宅、东圣堂、问心堂、锡器博物馆、周宫傅祠、苏州徐悲鸿艺术馆等具有浓郁艺术气息的名居、名宅、名祠、名馆。

也许是旅游淡季,也许像我以前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吴江有个古镇黎里。古镇的街道上没有车水马龙,少了游人如织,而有的却是宁静和安逸。当你对喧嚣的城市生活感到疲倦了,当你的心灵需要得到安抚时,不妨邀三五知己,来黎里逛逛老街,尝尝特色小菜,聆听黎里千年以来跳动的脉搏,一定会感到从未有过的畅然;你紧张烦闷的心情,一定会在这清闲而古朴的韵味中得到净化;你的人生感悟,也一定会有新的启迪。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拟稿:原创作者投稿

审核:市地方志办年鉴工作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