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情影像志
为进一步丰富地方志记录历史的形态,更好地传承文脉,留住乡愁,讲好江苏故事,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联合各市、县(市、区)地方志工作机构,依托镇、村地方志书,实施《江苏省情系列影像志》制作计划。第一批推出60集乡土江苏系列,每集5分钟,围绕历史文化名镇(村)、经济强镇(村)、红色名镇(村)和生态名镇(村)四个主题,通过拍摄镇、村影像,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和招商引资,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历史文化、地情文化的需求。
江苏名镇·东山镇影像志
东山天堂中的天堂
文| 叶新民
来源| 《江苏名镇名村志·东山镇志》
这里山水相映,满目葱茏,烟波浩渺的太湖孕育出她丰沃灵秀的姿容;这里古迹遍布,人才辈出,悠久厚重的历史打磨出她透骨生香的风韵。她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东山,也是国家AAAAA级风景区、全国环境优美镇、国家卫生镇。
东山地处太湖东南岸,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部,三面临水,一面连陆。东与苏州市吴江区、南与浙江省湖州市、西与苏州市吴中区西山岛、北与太湖度假区隔湖相望、东北与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接壤,地理位置独特,自然风光旖旎。
东山历史久远,有一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先人遗迹“三山文化”。走进东山,俯仰皆是历史,随便一处草生藤绕的庭院,也许曾是钟鸣鼎食之家,坡上并不起眼的坟茔,或许深埋的就是被湮没的一段风流。东山以“进士之乡、教授之镇”声名远播,在明清两朝出了状元2名、探花1名、进士52名,有149名知县以上官员。历代知名人士如隋莫厘将军,唐席温将军,入祀苏州沧浪亭之吴郡五百名贤祠的宋丞相叶梦得,明洞庭两山第一位进士吴惠,明苏州第一位状元施槃,明宰相王鏊,明文华殿中书席本桢,明末平倭民族英雄路振飞及《具区志》编者翁澍、《太湖备考》编者金友理等都是东山人。近代则有孙中山的侍从医生翁友生,抗日英雄、民国空军少将叶云乔,《金陵春梦》作者严庆澍(唐人)等。
当代东山名人有中科院院士王守武、王守觉、何泽慧,还有教授学者专家420多名,他们中有参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汤绍源、参加氢弹研制的沈恒滋、参加建造潜艇的郑於俭、参加中国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研制的叶永华、航空工业部享受政府津贴的飞机设计师叶绪仑、首批赴南极的科考队员贺景源等。东山人才遍布科技、医学、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经济、金融、商贸各界,在党政军领导层有多名副国级和省部(军)级以上东山籍的干部。
东山是一个“智者”,她懂得书香传家。陆巷古村里巍峨耸立的解元、会元、探花牌坊,展现着东山人崇文重教培育人才的历史传统。以翁、席、刘、严、金、朱、陆、叶等为代表的东山望族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文化型的家族,以“文化”和“道德”为家族之根本,以诚信宽容、爱乡助人为做人处事的准则。“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这是东山大族教育后代的座右铭。士大夫家风的好坏,影响到所在地区风俗的美恶,东山民风儒雅淳朴,与东山诸望族道德风范长期的教化和熏陶密切相关。
东山是一个“巧匠”,她擅长精琢细雕。东山古建筑是先人馈赠的珍贵遗产。东山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4个(6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7处、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处、控制保护建筑28处及100多幢古建筑。其中王鏊故居惠和堂、叶梦得故居宝俭堂,以及遂高堂、熙庆堂、“秋官”第、敦裕堂、椿桂堂、裕德堂、松风馆等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古建数量之多、级别之高、保存之完好在全省少见。
东山的手工艺技术丰富且精致。东山刺绣精细雅洁,缂丝通经断纬技法细腻繁复,砖石、铁木、根核等雕刻和金石篆刻玲珑剔透。东山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