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1983年,《苏州年鉴》创刊。从此,真实、客观、全面记录苏州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医疗卫生、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发展变化的《苏州年鉴》成了一部值得信赖的工具书,“鉴证苏州”的活词典。
40卷《苏州年鉴》是苏州市40年发展历程的忠实记录。回望40年,让我们从《苏州年鉴》中,采撷奋进历程中的精彩华章,与手机屏幕前的您一起分享,并激励我们发扬“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作出引领示范。
鉴证苏州
2013年,全国第一部
古村落保护地方性法规实施
为了加强古村落保护,维护古村落传统风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2013年11月,《苏州市古村落保护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这是全国第一部古村落保护地方性法规。
《苏州年鉴(2014)》全文刊载了《苏州市古村落保护条例》。该条例从古村落的认定和规划、古村落保护资金筹集、古村落风貌整治、古村落内古建筑抢救修缮和流转、古村落产业开发、古村落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条例的实施推动了苏州市古村落保护工作不断向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逐步实现了历史遗存与现代文明的共融。据2014年后历年年鉴记载,苏州市先后完成中国传统村落东山镇杨湾村、翁巷村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金庭镇后埠村、堂里村保护发展规划工作,香山街道舟山村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陆巷古村保护2015年度实施项目获省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金,2016年苏州市3个名镇名村保护项目获得省级财政补助1399.7万元,2018年苏州市3个名镇名村保护修缮整治项目申请省级财政补助1650万元,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有13个村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11个村被列入省级传统村落保护资金项目。东山荣春堂等古建筑得以保护修缮。
2022年,苏州市在较为完整的名镇名村保护体系的基础上,补充建立古镇古村保护名录。构建“名镇+古镇、名村+古村”的全面保护格局,完成苏州市首批23个古镇、73个古村的“两线”(核心保护范围和风貌协调区范围)划定工作。
截至2022年底,苏州市有昆山市周庄镇、吴江区同里镇等1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金庭镇明月湾村等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常熟市古里镇李氏村、昆山市千灯镇歇马桥村等14个中国传统村落。2022年4月,吴中区入选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为全省唯一。12月,苏州市政府公布首批苏州市古镇、古村名录,张家港凤凰镇等23个古镇、张家港市凤凰镇恬庄等73个古村分别入选。
2023年3月,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冲山村等14家入选,至此,苏州市共有28家中国传统村落。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拟稿:市地方志办年鉴工作处
审核:市地方志办年鉴工作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