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苏州 > 苏州地情故事

说古道今 | 苏州常见的“脆甜美食”——荸荠

时间: 2023-11-15 01:06 来源: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市方志馆) 访问量:

荸荠,学名马蹄

“水八仙”之一。还有些地方称地栗、乌芋、凫茈。荸荠,扁圆形,上面尖,表面光滑有光泽,紫红色或者黑褐色,生长在池沼中,地上的深绿色茎丛生,地下的球茎可供食用。因它形如马蹄,人们也称它马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荸荠时说,“其根如芋而色乌也”,“乌芋”,凫喜食之,后遂讹为凫茨,再经过一些人讹为荸荠了。都是因为韵“凫”“荸”同一字母,音相近。

苏州的荸荠是很有名的,称苏州一带的是“苏荠”,然而苏州又以葑门的荸荠而久负盛名。俗称“葑门大荸荠”,个大皮薄,色泽祡红,肉白细嫩,少滓多汁,鲜甜可口,生吃,以甘甜脆嫩,清脆可口,味道好极了。便于熟食、适宜加工而闻名。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称之为“江南人参”,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据明《正德姑苏志》所载,“荸荠出陈湾村者,色紫而大,带泥可致远。”明代礼部尚书吴宽对家乡的荸荠也是赞誉有加,情有独钟,还专门写了诗:“累累满筐盛,大带葑门土,咀嚼味还佳,地栗何足数。”

李时珍还说:“其苗三、四月间出土,一茎直上,无枝叶,状如龙须。吴人以沃田种之,三月下种,霜后苗枯,冬春掘收为果,生食、煮食皆食。”这里的“吴人”,就是苏州一带了。李时珍是从荸荠的生长与疗效说的。文化人与绘画者,却由于荸荠色丽而形美故历代文人墨客为其绘画咏诗甚多。李时珍的时代还没有罐头说法,后来,有商家做成了马蹄罐头、凉果蜜饯,摆在超市里,成为较为昂贵的食品,荸荠的身价也显示了出来。

时代就是这样的,原先生长在烂泥里的荸荠,那个时候还是生产队,深秋时节,队长一声令下,让我们去挖荸荠。队里成群的青年男女,扛着铁锹,铁钗,背着竹篮,散在白汪汪的水田里。尤其是小孩子,这天的劳动就像是过节一样的欢乐,早早地跟着爸妈一起下到沼池里,先是采下荸荠的茎,一根一根,细细的,圆圆的,然后编织如同戏剧人物中的假胡子一样,挂在自己鼻下,学起了包公。玩了一会儿胡须后,便是挖荸荠,挖到后,便偷偷地在池里清水处洗净,在身上一抹,便偷偷地放进嘴里,也没有感觉到是多么的出水鲜,只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解馋而已。这时候,大人们会对孩子挤眼,意思是不要让队长看到了,那可是集体的财物。其实队长早就看到了,他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孩子们太苦了,让孩子们吃吧。

荸荠是我国江南地区的特产,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如今,对于荸荠的研究远远超过了李时珍。荸荠中含的磷是根茎类蔬菜中较高的,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对牙齿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好处,同时可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因此荸荠适于儿童食用。

英国在对荸荠的研究中发现一种“荸荠英”,这种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效果。这种物质还对癌肿有防治作用。荸荠质嫩多津,可治疗热病津伤口渴之症,对糖尿病尿多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荸荠水煎汤汁能利尿排淋,对于小便淋沥涩通者有一定治疗作用,可作为尿路感染患者的食疗佳品。近年研究发现荸荠含有一种抗病毒物质可抑制流脑,流感病毒,能用于预防流脑及流感的传播。

  

我们应当感谢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保护自然,即保护生命。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拟稿:原创作者投稿

审核:市地方志办年鉴工作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