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苏州 > 苏州地情故事

你好!我的名字叫苏州

时间: 2023-12-08 10:25 来源: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市方志馆) 访问量:

你好!我的名字叫苏州。

自打公元前514年,我出生以来,就有很多人一直在关心我、呵护我,并且一直默默地记录着我的成长,并最终汇集成册。

《周礼·地官·诵训》里说:“掌道方志,以诏观事。”这里的“方志”,就是记载各诸侯国历史与现状的典籍,而外史搜集、掌管这些典籍,并负责整理提供给诵训官,以便诵训官为周天子讲说,了解天下情况,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

后来,人们就把这样的书,都叫做方志。

我算一下……在我2537岁的时候(对不起我实在年纪有些大了),有心人把一部分最权威的旧方志聚集起来,展示给大家,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过去。他们选了十部关于我的方志展出,从“上溯夏禹,下迄两汉”的《越绝书》一直到同治年间的《苏州府志》,记录了我的漫漫成长史。


对了,这部展览的名字是“苏风泛美·吴史多箴”,是萧娴女士为我2500岁庆生的时候写的,这块碑文现在仍在文庙里伫立着。

关于我的记载,可追溯至一本叫《越绝书》小书,可别看他薄薄的一本,在《越绝书》里面《吴地传》与《地传》两篇,详细记述了吴越两国的山川、地理、物产等,因此被有些学者尊为中国地方志之鼻祖。清代的毕沅就说,“一方之志,始于越绝”。


关于这本书,还有许多谜团,比如书的命名啦,成书的断代啦,书的作者啦,至今都是众说纷纭,大部分人都以为这是子贡所撰写,到了明代,有一位很厉害的学者,他叫杨慎,对,就是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杨慎,他可是个猜谜高手!他根据书末《篇叙外传记》“以去为姓,得衣乃成,厥名有米,覆之以庚”,猜得“袁康”二字;“禹来东征,死葬其疆”;“以口为姓,承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猜得“吴平”二字。但作者是不是他们,因为时间久远,我也记不清了。

你知道吗?

除了苏州

我还有很多别的名字...

唐代陆广微的《吴地记》说:按《史记》及《吴越春秋》,自禹治水已后,分定九州,《禹贡》扬州之域,吴国四至:东亘沧溟,西连荆郢,南括越表,北临大江,盖吴国之本界也。今郡在京师东南三千一百九十里,当磨蝎斗牛之位列,婺女星之分野。从秦始皇并吞六国之后,至汉顺帝永建四年,有山阴县人殷重献策于帝,请分江置两浙,诏司空王袭封,从钱唐江中分,向东为会稽郡,向西为吴郡。至陈朝贞明元年,改为吴州。隋文帝开皇九年,改郡邑至横山东,新立城郭(一云隋开皇十三年,却为苏州)。唐武德七年,移新州,却复旧址……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编写方志的行列,他们有的负责修,有的负责纂,分工明确,他们仔仔细细地打量我,观察我的发展、变化,记录着点滴的成长。


在他们中间有很多文人墨客,比如擅长书法、抚琴的朱长文,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哦对了,他们的学识更是一等一的,他们中间有探花、榜眼、还有状元!《道光苏州府志》的总裁潘世恩、总纂石韫玉都是状元,两个状元给我修志,实在是很不好意思呐!



展厅里,羽叶福禄桐、柳叶百合竹、金山棕、鸭脚木分布四周,罗汉竹林立,如星辰分野。老出版人张元济先生曾说,“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希望大家在看到这些乔木,而生起乡愁,在读完这些文献后,能更加呵护我,善待我。

爱你的苏州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