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苏州 > 苏州地情故事

说古道今 | 元是今朝斗草赢

时间: 2024-04-12 09:06 来源: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市方志馆) 访问量:

元是今朝斗草赢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这是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文字清丽脱俗,词里说的新社是指春社,“社日”是我国古代春秋两次祭祀社神的日子,分别在每年的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大约在春分和秋分前后。即立春和立秋后再过25天后,社神就是土地,《说文解字》:“社,地主也。”社原来的本意是指管理土地之神。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万物都顶礼膜拜,产生了自然崇拜。原始人类认为天地山川、日月星辰、虫鱼鸟兽、花草植物都和人一样有灵性,天掌控阳光雨露,土地孕育万物生长,决定人们生活质量的好坏,汉《白虎通义》云:“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因而,古人对上天和土地更是崇拜有加,春秋两季虔诚祭祀。希望天能风调雨顺,地能五谷丰登,所以祭祀社神的时候往往“稷”也同时祭祀。《孝经·援神契》所谓:“社,土地之主,稷,五谷之主。”后来社稷就成为国家的象征,所谓江山社稷。在古代农耕时代,社日也是孩子们快乐的节日。孩童三五成群踏青郊游的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是“斗草”,何谓斗草呢?

春夏之间,草长莺飞时节,笔者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经常玩斗草游戏,以较量胜负。斗草用的草是一种野草,这种野草根系非常发达,生命力异常顽强,经常出现在农作物田地里和路边,孩子们叫它“打官司草”。另外也称呼它为“牛筋草”“千金草”,其实,打官司草全草药用,可用于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将官司草的茎摘下来,须各自打好结。每人各自准备五根或十根,比赛时候把它们纠缠在一起用力对拉谁的茎和须断了,谁的官司就输了,以不断者为胜,这种斗草形式,被称为“武斗”。斗草也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童年快乐的记忆。

其实斗草的游戏古已有之,南北朝时称“踏百草”,唐代称“斗草”或“斗百草”。

唐代诗人白居易《观儿戏》云:

“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

五代诗僧贯休《春野作》云:

“牛儿小,牛女少,抛牛沙上斗百草。”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也生动地描绘道: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宋晏几道《临江仙》里描绘了与恋人初相识于斗草游戏的情景: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南宋吴文英《祝英台近·在春日客龟溪游废园》里,记述闺阁小女子斗草: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

宋代才女李清照想必也做过斗草游戏,她的《浣溪沙》才写得如此生动: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看来古时候在美好的春天里,孩童和闺阁女子的游戏标配是斗草和秋千,在室外游春嬉戏,感受春天的阳光和春景的美好。

清金廷标《群婴斗草图》

斗草除有“武斗’外,还有“文斗”。所谓“文斗”,就是对花草名,多是大户人家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闺阁女子为之,女孩们采来百草,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谁采的草种多,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便赢得胜利。

在曹雪芹的《红楼梦》第62回里曾有描绘: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中斗草.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又说:“我有月月红。”这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的枇杷果。”藕官便说:我有姐妹花。”众人没了,香菱便说:“我有夫妻蕙。”……清代文人李汝珍《镜花缘》在第七十六回“讲六壬花前阐妙旨,观四课牖下窃真传”里也有一段描写斗草的情节,在100名才女中名列第26名的司笑靥花仙子“个中人”孟紫芝,是个聪明多智的俏女子,她进入百药圃,见一干人等在那采花折草,倒像斗草光景。紫芝说了新奇玩法,就是对花草、果木名。紫芝道:“古人有一对名对对得最好:风吹不响铃儿草,雨打无声鼓子花。‘铃儿草’对‘鼓子花’,字面合式,并无牵强……”“铃儿草”,一种传统中草药,因垂挂的花冠像小铃铛得名。“鼓子花”即“打碗花”,也是中药名,因花冠如同对生小喇叭,类似古时军中乐器“鼓子”而得名。接着是“当归”对“将离”,因当归一名“文无”,芍药又名“将离”,两厢对应。还有长春对半夏、金盏草对玉簪花、观音柳对罗汉松,这种文斗是真正称得上文雅的斗草。看来这个斗草的游戏是需要广博的花草知识和懂得诗歌的韵脚才能取胜的。“吴姬卷幔看花笑,十日春晴不在家。”闺中女子也难得斗草踏青,放飞心情,因而:“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玩得忘情,头上发簪、珠翠都落了也不知道。

郊游踏青,李亚萍绘

在古代农耕社会

春天洋溢着村民质朴的娱神乐己精神,它没有近世市井浓重的商业气息,是一种纯粹农业社会的农忙前闲暇的娱乐活动。因此一派天真与烂漫,让人眷恋。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拟稿:原创作者投稿

审核: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