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江南梅雨季节从芒种开始,来到多水的江南水乡苏州,乘坐一叶小船,体验“画船听雨眠”的那份诗画般的意境。也是来江南最好的理由。可谓:“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一个花草茂盛,假山绵延,亭台楼阁的园子,绵绵黄梅雨淅淅沥沥,喝茶看书下棋往往是最好的选择,“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样的天气也最适宜于怀旧或者想念。
街边的老屋里会有些“霉蒸气”冒出来,苏州人会用苍术、白芷、大黃、芸香之属燃香驱霉。而芸香这味植物特有的香味有杀虫效果,古人多用来放在书橱里,防止蠹虫啃咬书籍字画。旧俗,苏州妇女有买茉莉花戴发鬓的习惯,老屋里一阵阵茉莉的清芬飘荡起来,茉莉的花香让人神清气爽,“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这也算是红袖添香的一种吧。
元刘贯道《消夏图》,绢本设色,现藏于美国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古人在酷热的夏日如何消暑纳凉,现代人一定会好奇。其实在古代也有绿色生态的空调,如冰鉴、自雨亭、含凉殿等。青铜冰鉴距今一千多年,是战国时期青铜酒器,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自雨亭,唐刘禹锡在《刘驸马水亭避暑》中描绘过,亭子傍水而建,利用水车等机械结构将水引到屋顶,水沿屋檐落下形成水帘。凉水上下循环,带走蒸腾暑气。唐朝还发明了著名的“含凉殿”,含凉殿建筑内外设置了许多水车,流水激起扇叶转动,冰凉的水汽和冷风就被送入殿内。堪称古代的“中央空调”。《唐语林》里有记载,陈知节被高力士请到李隆基的含凉殿时,他看到“(李隆基)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当他被“赐坐石榻”时,感到“积水成帘飞洒,座内含冻”。当然,冰鉴、自雨亭、含凉殿这些消夏利器普通老百姓不可能享受得起。
宋代佚名《槐荫消夏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古代普通百姓的消夏神器是什么呢?
宋陆游《初夏幽居》,给我们提到了一个线索。“虚堂一幅接篱巾,竹树森疏夏令新。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寒龟不食犹能寿,敝帚何施亦自珍。枕簟北窗宁有厌?小山终日对嶙峋。”里面说到“竹夫人”,据考证,“竹夫人”一词出现在宋朝,在记载当时汴京繁华的《梦梁录》“诸色杂货”里就出现过。苏东坡诗里即有:“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清时“竹夫人”成了街市消夏价廉物美的寻常市物了,民间夏天的“宠物”,清顾禄《清嘉录》里说三伏天苏州街市“什物则有蕉扇、苎巾、麻布、蒲鞋、草席、竹夫人、藤枕之类。沿门担供不绝。”
在庭院和厅堂里的古井亦是消暑的地方。在网师园内“集虚斋”是三开间的楼堂,其院一角有一口古井,其后衬有湖石翠竹,别有一番清凉韵味。拙政园天泉亭,位于拙政园东部的一座古建筑,亭内原先的古井,相传是元代大弘寺东斋遗物,据说此井不枯,犹似天泉而得名。不知前人去古井边消暑否?或者网个西瓜在井里冰着,午睡醒后便可享用清凉鲜爽的凉井水镇西瓜。
元刘贯道《梦蝶图卷》,绢本,设色,藏美国王己千先生怀云楼
夏至后逢庚日入伏。说到伏日,说是三国时候,有个名叫何晏的人,面白细嫩,人们原以为是擦粉所致,人称“傅粉何郎”,有一次他“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才知其非傅粉也。汤饼即今热汤面片,伏日食之应节气,俗话说:冬至馄饨夏至面。古人以夏至后第三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故曰三伏。三伏天烈日高照,酷热难当。在湿热的江南,如何饮食才能安然度夏呢,聪明的古人也应对有方。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苏州人四季喜欢食糕,夏日如啖糕,著名的有水晶糕,山楂蜜糕,王千糕,白松糕、豇豆糕、糍团等品种。吃面,市肆供应时令面点,如白汤面又名枫镇大面,不用酱油,只用鳝骨所得白汤吊清后制成,汤色清冽,味道鲜洁,或以肉汁为浇头,称卤肉面,配以黄鳝丝,名鳝鸳鸯。
清顾禄《清嘉录》载有诗云:
流苏斗帐不通光,
绣枕牙筒放息香。
红日半窗刚睡起,
阿娘浇得鳝鸳鸯。
七月豇豆糕
八月食糍团
各类糟菜又可解苦夏疰夏,以糟卤入味,则清爽开胃,如糟毛豆、糟鸡爪鸭掌、糟鸡胗鸭胗。古时候也有冷饮,旧时,大街小巷的茶坊则以金银花、菊花点汤,谓之“双花”。沿街还有凉冰担卖,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山塘花肆则有珠兰茉莉花沿街叫卖,苏州妇女有簪花于发鬓的习俗,祛暑添香。大户人家灯船临风,小户人家凉庭赏月,也是消夏必须。
炎夏也有欢乐的民俗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荷花生日,观莲节,苏州旧俗至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每多晚雨,游人赤脚而归,故俗有“赤脚荷花荡”之谣。郡人又有至西山消夏湾观莲纳凉,据《苏州府志》记载,消夏湾传为吴王避暑处,接天荷叶,夏末舒华,灿若锦绣,游人放棹纳凉,真乃神仙之地。
清沈朝初《忆江南》词云:
“苏州好,消夏五湖湾,荷静水光临晓镜,雨余山翠湿烟鬟,七十二峰间。”
荷花生日也是青年男女相会的日子,水乡的荷花、莲藕也在世俗间演绎了许多少男少女的情丝缕缕。
张远《南歌子》:
“六月今将尽,荷花分外清。说将故事与郎听,道是荷花生日,耍行行。粉腻乌云浸,珠匀细葛轻,手遮西日听弹筝,买得残花去,笑盈盈。”
立秋后,末伏,农历七月七日乞巧节,或称七夕节、情人节。梁宗懔《荊楚岁时记》:“《天问》云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唐《开元天宝遗事》:“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清顾禄《清嘉录》:“至时或偕花果,陈香蜡于庭,或露台之上,礼拜双星,以乞巧。”牛郎织女来源于古人万物有灵的星辰崇拜,牛郎与织女原是天上的星群,分别是天鹰座和天琴座,古人在盛夏仰望苍穹,看到这两个星座,进而想象演化成神话故事,现实化为男耕女织。闺阁女子拜双星、乞巧会。“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2006年,七夕节与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一起被国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拟稿:原创作者投稿
审核:市地方志办年鉴工作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