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运河,风采越千年。大运河,滋养了许多水乡古镇,平望便是一个典型代表。
图为航拍运浦湾
平望作为水陆枢纽,自古航运交通发达,大运河穿镇而过,周边湖荡星罗密布,造就了水运时代“大商巨舶”“百货凑集”的“巨镇”。平望镇被著名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赞为“大运河沿线历史城镇中,传统运河空间尺度保存最好,城镇与运河空间联系最为密切的一座”。
图为鸟瞰平望镇区
在与大运河的相依相守中,平望书写了不朽的传奇,积淀了深厚的底蕴。
据清乾隆《吴江县志》、道光《平望志》等方志记载,平望之名始于西汉建平年间(公元前6年~公元前3年),钱林为谏大夫,时王莽专政,遂弃官隐居于平望乡陂门里。东晋初年,镇守江左的振威将军陆晔以讨伐华轶有功,封为平望亭侯。南朝宋,前废帝皇后江简珪生母王氏被封为平望乡君。据道光《平望志》记载:“此地淼然一波,居民鲜少。自南而北,止有塘路鼎分于葭苇之间,天光水色,一望皆平,此平望之所以得名。”隋大业六年(610)开江南运河(镇江至杭州段),自此,大运河平望段通航。
图为龙南村落遗址 图为龙南村落遗址出土文物
平望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距今5000年左右的龙南原始村落遗址,是太湖流域第一座良渚文化村落,出土了江豚形陶壶等珍贵文物。全镇现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30处,安德桥、安民桥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南河西街上的怀新堂是晚清三朝重臣、历任兵工吏户礼五部侍郎殷兆镛的故居。街上还有参与对日军侵华战犯审判的“东京审判”的倪征(日奥)的旧居,倪征(日奥)也是新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
图为小朋友们在猜平望灯谜
图为中华老字号平望辣酱
平望注重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望扬歌等20余种地方手工艺、风俗、传说和戏曲得到保护传承,平望灯谜、贝氏痔科疗法列为江苏省级非遗项目。平望辣酱是全区唯一的中华老字号,如今正在探索全新发展模式,以新手法焕发传统新活力。
图为平望古镇鸟瞰
大运河吴江段总长43公里,其中平望段17.45公里,占比40%,新运河、老运河、頔塘河、太浦河交汇形成了“平望·四河汇集”。自古以来,在平望聚集的不仅是物流,更有名流。
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被任命为湖州刺史,在湖州任职五年。这一时期,颜真卿曾与“茶圣”陆羽、诗僧皎然来到平望,看望隐居在这里的友人张志和。登上安德桥远眺,颜真卿看到了平望水乡独具特色的美景,诗兴大发,写下《登平望桥下作》:“登桥试长望,望极与天平。际海蒹葭色,终朝凫雁声。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
宋代诗人杨万里、范成大,思想家顾炎武都到过平望。康熙、乾隆两位清朝皇帝下江南时路过平望,也分别写下赞美的诗句。
图为史迹碑廊
漫步在安德古道旁的史迹碑廊前,犹如穿行在历史长廊中,平望的历史故事以及曾游历平望、留下诗篇的历代名人刻于碑廊,集图文为一体,诉说着平望的前世今生。人们在此可以美美地念上几句诗词,感受诗情画意的平望。
如今,“平和、安德、勤行、致远”的平望精神应运而生,陆鸿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累计3人获评中国好人。
行走古运河畔,登上安德桥远眺,穿过司前街,游览平望古镇,感受魅力平望。
图为安德桥
图为修缮后的群乐旅社
这里因水而生、因运而兴。2015年启动古镇保护整治工作,开展河湖水体和特色片区的保护整治,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以点穴式改造等软手法,精雕古镇肌理,重点对安德桥、安民桥、群乐旅社、秦东园故居、东溪河王宅、李八爷旧居、怀新堂、周家厅等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系统修缮和建设。以运河为脉,将修复好的沿线历史文化资源点位串珠成链,注入业态、景观、文化等新内涵。一个沉寂多时的老镇由此迎来脱胎换骨般的新生。
图为庙头村长漾里
特别是近年来,平望镇紧扣文化强区“8050”计划,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打造“平望·四河汇集”,精彩呈现了京杭大集、运浦湾、大龙荡、长漾里等四大核心片区,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的“平望古镇元宇宙平台”成功入选江苏省2024年度旅游景区智慧旅游创新发展案例,且为苏州唯一入选案例。
图为蓝·望文旅产业园
全新打造的蓝·望文旅产业园正持续人气“升温”,这座由老粮管所改造而来的文旅产业集聚区,在保留建筑风貌的同时,以微更新的手法植入了创意文化,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打卡。
图为平望酱文化园
平望还相继推出酱文化体验园、苏嘉铁路百年历程展览馆、龙南文化遗址公园等富有特色的文化展馆。此外,运河文体中心即将投用,运河·时间里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居民生活品质和游客体验实现同步提升。
图为平望康养中心
民生工程项目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百姓福祉。目前已完成通运路等一批骨干道路“白改黑”,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个、累计12个,同时聚焦“一老一小”平望康养中心投入运营,梅堰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实现竣工,平望幼儿园(西园区)基本建成,3所学校实现“民转公”,高质量推进美丽街区和百条示范街创建,持续优化公交线路,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22个……今年以来,平望镇聚焦民生工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努力让民生“实事清单”变成百姓“幸福账单”,全力打造幸福运河名镇。
时代活水与运河之水在此交汇,让平望这座运河名镇奔涌新潮,激荡发展强音。
图为平望古镇
近年来,平望镇先后获得中国纺织织造名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自2020年首次入围“全国百强镇”以来,平望镇稳扎稳打,如今跃升至第79位。获得这些成绩背后,靠的是平望镇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韧劲。
图为元宇宙政务服务大厅
2017年,平望入选全省第二批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在2019年全省首家通过验收,首创的“1+4+N”改革模式在全省复制推广。结合治理和民生需求,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研发投用平望指数、建房管理一码通、元宇宙政务大厅等一批小巧灵数字化应用,全省首创镇级政务服务旗舰店、“跨域通办·云综窗”。
正是由于平望锚定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厚植民营经济发展土壤,迎来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平望镇共有经营主体1.4万家、工业企业近1500家。纺织占平望镇工业总产值近80%,形成了“一根丝”到“一件衣”的完备产业链。
图为中鲈工业园
今年以来,平望镇坚持实施“333”工作体系,推动三大产业园区蓬勃发展,国望高科产业园是盛虹集团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已成为世界级的化纤生产基地;中鲈工业园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核心区域4平方公里,已引入各类企业60余家,包括法国代尔塔、德国腾德脚轮等18家外资企业,爱慕、红双喜等一批民族品牌,园内共有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澳盛科技碳纤维拉挤板全球占有率30%,中广核工业辐照用电子加速器全球占有率25%;莺湖工业园毗邻盛泽,是全镇纺织主阵地,目前正与中新合作打造新材料“园中园”,注入发展新动能。
图为国望高科产业园
图为车间机器人作业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至今年6月底,平望镇累计建成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153家,覆盖率达84%。梅中纸管、泓聚纤维获评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鲈工业园荣获“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优秀示范基地”称号。发挥国望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等载体作用,落地创业人才项目1个。“双招双引”认定数1个,引进进站博士后2名。
运河奔流不息,时代奔涌向前。千年运河水奔腾,平望正绽放精彩。
来源:方志江苏
审核: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