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苏州 > 苏州地情故事

说古道今 | 越溪记忆

时间: 2025-01-21 16:28 来源: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市方志馆) 访问量:

越溪镇隶属苏州市吴中区,地处苏州市西南部,东揽吴中胜景石湖,南望东太湖,西偎七子山,北邻古迹上方山,山水相依,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越溪航拍图

吴越遗风与水乡柔情

石湖景区,位于苏州西南4公里处,介于苏州古城与太湖之间,是市郊最近的“世外桃源”,以吴越遗迹和江南水乡田园风光见长。相传春秋时石湖已成浩瀚水域,越人掘溪进兵,开山凿石以通苏州,湖底皆石,故而得名。景区由石湖度假村、风景游览区、影视文化区、风情餐饮区构成,越城、吴城、拜郊台、烽燧墩(一说为古穴居或墓葬)、楞伽寺塔、治平寺、潮平寺、顾野王墓、隋代新郭、申时行墓等古迹遗址星罗棋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恰如南宋诗人范成大所言:“凡游吴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则与未始游者无异”,实乃吴中胜境。明《石湖志略》亦云:“石湖,山水之会也,城郭宫榭多百战之遗,台池园囿极游观之盛”。


山林湖韵的福地梦乡

旺山生态农庄坐落于苏州城区西南8公里处,东、西、北三面环七子山,南临东太湖,仿若一把枕山面湖的龙椅。此地春秋时为吴王游赏采邑,原名“王山村”,晚清因有人科考得中,为祈兴旺,改名“旺山”。如今,农庄占地6.1平方公里,山林广袤5000余亩,荣获江苏省百佳生态村殊荣,是一处农业生态、山林植被、田园村落、历史古迹保存良好的福地梦乡。


旺山近景及夜景

穿越千年的历史漫步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占地71.2公顷,全山林木覆盖,由主景区、观光果园区和森林游憩区组成。吴王拜郊台、吴王井、藏军洞、楞伽塔院、范公祠、潮音寺等景观错落其间,2500年历史的吴越春秋遗迹与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足迹交织,还能邂逅珍稀动植物,每一步都是跨越时空的探秘。


洄溪草堂摩崖石刻

洄溪草堂摩崖石刻在吴山西南麓山坞中。洄溪草堂为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晚年隐居处,毁于咸丰庚申战火,遗址长约50米、高约4米,峭壁上存摩崖石刻31方,如徐灵胎自题隶书“古画眉泉”、行楷“梦游处”和楷书“不信在人间”。袁枚楷书“仙境”、钱大昕楷书“云壑”、盛林基楷书“活水源头”、果亲王楷书“满饮上池”、潘亦隽篆书“涤烦”、徐灵胎之子徐爔隶书“面壁忘机”、楷书“吴江徐爔开山建亭”等。1986325日公布为吴县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美食的诱惑

越溪南临太湖,水产资源得天独厚。太湖大闸蟹、太湖青虾、青鱼等堪称一绝,青鱼更是越溪“四大家鱼”之首,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极高。

菱角,俗称老乌菱,嫩时作水果生食清甜爽口,老菱煮熟软糯飘香,还能加工成细腻的菱粉。越溪栽培菱角历史悠久,早在明朝就有农民在莫舍溇和石湖旁种植,初秋时至上方山行春桥零售,张桥村旺山荡小白菱更是声名远扬。


越溪的精神瑰宝

越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据明莫旦《吴江县志》记载,越溪历代人才辈出,仅莫氏一族登科入仕者就有五十多人。例如,莫子文、莫震两进士和莫宏、莫旦两举人,还有莫大猷等均是绮川(今莫舍)人。另据《石湖志略》《横泾志》记载,金墓泾今卢家浜、吴山、陆巷(今郎里)也有不少名贤,他们中间大都为朝廷显者,印证了越溪人杰地灵之说。

十里青山五里溪,短桥前过接长堤

越溪,昔日吴越文化的交界之处,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洋溢着现代活力、散发着生态魅力、蕴含着人文精神的土地,正等你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开启一场难忘的探寻之旅。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拟稿:市地方志办业务指导处

审核:市地方志办业务指导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