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苏州 > 苏州地情故事

说古道今 | 苏州司前街西善长巷的民国时期“十字形”建筑是看守所?还是监狱?

时间: 2025-03-14 09:32 来源: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市方志馆) 访问量:

苏州市司前街北端西侧的西善长巷3号的门额上,写有“江苏按察司狱”,门左侧的墙上挂有“苏州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很多铜牌,其中有一块牌子上写着“司前街看守所旧址”。院子里是一片保存完好的“十字形”的民国建筑,目前的用途是博物馆和展览馆。那么这建筑在历史上究竟是监狱,还是看守所?


十字形建筑的来龙去脉

这片建筑物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前清的江苏按察司狱和苏州府监。雍正八年(1730年),江苏按察使自江宁(现南京)迁苏州,改兵备道署为提刑按察使衙门(现道前街170号),主管省内司法刑狱。江苏按察司狱、苏州府监同设在一个院内,由于当时苏州是江苏的省会,江苏按察司狱关押全省各地送来的重刑犯、要犯,而苏州府监则关押苏州本地的罪犯,苏州人不了解具体情形,统称“司前街监狱”。

1912年,在原江苏按察司狱、苏州府监的基础上,组建吴县地方监狱。19144月,按照司法部的规定改称吴县分监(位于小柳贞巷的原苏州模范监狱改称吴县模范监狱)。191910月,改称江苏第三监狱分监。19208月,江苏第三监狱分监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将原按察司狱部分房屋改建为十字形新式监房,并加建两翼,分四个部分;原府监改为工字形监房。1923年,江苏省高等检察厅厅长周心约请示司法部和省署,建议将高等检察厅附设的看守所移至第三分监,原看守所房屋拆除,改为高等检察厅办公场所。经批准后,对第三监狱分监再次进行了改扩建,于19243月完工,江苏高等检察厅看守所迁入司前街。此后,看守所和第三监狱分监处于一个院落,分成两个区域。1927年,江苏高等检察厅看守所改称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

19367月,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决定将江苏第三监狱分监迁往狮子口,原址交给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关押未决犯。19377月,抗战全面爆发。11月,苏州沦陷,包括江苏第三监狱分监在内的各新式监所停止运行。

19391月,在司前街恢复设立江苏第三监狱(原小柳贞巷的第三监狱废止),在狮子口9号恢复设立江苏第三监狱分监。19406月,汪伪江苏高等法院决定江苏第三监狱和第三监狱分监狱址互换,江苏第三监狱分监又迁回了司前街。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接管高等法院看守所和第三监狱分监。194711月,第三监狱分监改称江苏第一监狱吴县分监。1948年,又改称为江苏苏州监狱吴县分监。

十字形监狱建筑是谁设计的?

十字形的建筑是第三监狱分监,是在清末原按察司狱的基础上于19208月改建的,据称这次监房改造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的族叔贝寿同(字季眉)设计,贝寿同是中国早期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曾留学德国,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留学学习建筑的建筑师。1914年学成回国,19158月在北洋政府司法部任技正,负责全国监狱改良的新式监狱的建筑设计工作。其著名的监狱建筑作品有江苏第二监狱(位于上海漕河泾镇,1919年兴建,1924年扩建,1937年毁于战火)和湖北第二监狱(位于汉口王家墩,始建于1917年,1918年竣工启用,最初称为夏口监狱。目前由武汉女子监狱使用,尚保留一部分民国监狱建筑)。

抗日救国会“七君子”关押在这十字形监房吗?

第三监狱分监作为国民政府的统治工具,还是国民政府镇压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场所,很多共产党员在此遭受迫害,是国民党反动派实施反动统治的暴力机器。19361230日至1937731日,抗日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史良,关押在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女所,和江苏第三监狱分监在一个院子里,“七君子”中的另外六人(即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关押在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横街分所(今称古吴路)。目前社会上很多人搞不清监狱和看守所的区别,认为看守所也是监狱,很多著作和文章都说“七君子”关在“司前街监狱”,甚至说“七君子”关押在第三监狱,这些表述都是不准确的。当时史良是关押在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女所,因为没有判决,不可能关在第三分监,关押史良的女所建筑在1997年已经被拆除,目前保留的十字形建筑是第三监狱分监的监房。


十字形民国建筑是监狱,不是看守所

清末民初的监狱改良中,已经明确提出监狱和看守所分设,监狱关押已决犯,看守所关押未决犯。苏州司前街的这个十字形民国建筑,在民国时期一直是作为监狱在使用。新中国成立后,此建筑为苏南苏州监狱,195512月以后该建筑由苏州市公安局看守所使用,直到199710月看守所迁出。根据国家文物局2018627日发布的《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导则(试行)》第七条规定:“18401949年采用传统建筑材料和工艺或者采用近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建造的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应当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原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的房屋(工字形监房)在1977年已经拆除,现存十字形建筑为“江苏第三监狱分监”的监房,建议在西善长巷3号门口加挂“江苏第三监狱分监旧址”的牌子,这样更符合历史史实。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拟稿:原创作者投稿

审核:市地方志办年鉴工作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