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鉴动态 > 县市专栏

我为群众办实事|吴中区东山镇《渡口村志》顺利通过终审

时间: 2022-10-31 09:18 来源: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市方志馆) 访问量:

1028日,吴中区东山镇《渡口村志》终审会渡口村委会召开。吴中区档案馆副馆长翁建明及地方志科同志,东山镇党委委员郭晓清、副镇长夏伏荣,东山镇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人员,渡口村两委班子参加会议。《碧螺村志》《太湖村志》编纂人员列席。

会议现场

渡口村位于吴中区东山镇东大门,与临湖镇隔河相望,区域面积4.5平方公里,由原摆渡口村和漾家桥村合并而成。2021年底,下辖10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共有832户,在籍人口3482人。境内摆渡口地处大缺港,是东山水利的重要汛口,也是旧时出入东山最主要的渡口。境内拥有耕地面积2800多亩,本土民营企业56家,村民以蔬菜种植和进企业务工为主。渡口村先后获评“江苏省卫生村”“第三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现代渔业示范村”等。2021年,渡口村级总收入1800万元,列东山镇第一。

俯瞰渡口

《渡口村志》于20205月启动,20212月完成纲目修改,20228月形成送审稿,共计16章、85节,近27万字,图片约200幅,为吴中区通过终审的第38部、东山镇第10部综合村志。

会上,渡口村党总支书记李浩宇介绍了渡口村情,渡口村志》主编朱甫荣汇报了编纂始末及志稿的特色亮点。评审组对志稿提出意见建议优化纲目,调整好“蔬菜产业”“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提高收录门槛,统一入志标准,做好“增”与“删”;补充搜集资料,完整记述“大缺口”的演变,提升村志的存史性;集中收录“媒体报道”,多维度反映渡口的生态人文。地方志科科长陈萍宣读了渡口村志》通过终审的意见书,认为志稿结构合理、资料翔实、特色鲜明、文字精炼,同意通过终审。

翁建明指出: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站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高度,深刻理解地方志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增强“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吴中区、东山镇镇村志编修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东山镇相继出版了各类镇村志20余部,方志工作覆盖中国名镇名村志、江苏名镇名村志、综合镇村志以及一大批地情读物,是名副其实的修志之乡。成果背后,离不开镇、村两级的重视支持和60后”团队的倾情付出。东山镇既要着眼当前,又要谋划长远。力争“十四五”收官前,全镇实现村志编纂出版全覆盖,同时做好新一轮综合镇志编修准备工作,适时启动《碧螺春茶志》《白沙枇杷志》等专业特色志。作为方志人,既要埋头会写,又要抬头会说。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宣传地情文化,讲好东山故事,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方志文化影响力。

李宇浩对区、镇两级的指导支持和编纂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表示,编纂组要吸收专家意见,全力以赴精雕细琢,严格地方志体例规范,突出记述境域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发展成果。村两委将一如既往支持保障。

郭晓清对区方志办的指导表示感谢,对村两委和编纂组的辛勤付出表示充分肯定,他强调:村志是整个村的发展史、奋斗史。修好地方志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留住游子乡愁、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东山镇历史文化研究会勇挑重担,方志人夜以继日、精雕细琢,成果涌现,覆盖多个层级,亮点纷呈;镇党委和政府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保障,编纂组要瞄准目标,继续修改打磨志稿,力求史实更加精准、语言更加精炼、图片更加精美,打造方志文化精品。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